哪些公司不会赶“回归A股”的时髦
2015-06-24 18:00

哪些公司不会赶“回归A股”的时髦

5月22日,虎嗅梳理了22家有可能回归A股的中概公司。其中分众已经确定借壳宏达新材,世纪佳缘、学大教育、久邦数码、中国手游等已经披露私有化方案,回归只是时间问题。另外10家(博纳影业、中星微等)还在“潜伏期”,1个月后的今天,虎嗅预言的博纳、中星微、航美传媒先后宣布将要私有化,凤凰新媒体被传将要私有化。出乎虎嗅君意料的是,奇虎360和陌陌也宣布将要回归。奇虎的市值偏大、回归难度高,陌陌在A股能获得追捧吗?


一时间,是否私有化、拆VIE、回归A股成为所有在境外上市的中国公司的“必答题”。现在人们不再问“哪些中概公司会回归A股”,而是问“哪些中概公司不想回来”或者“令某些公司不回A归股的因素的有哪些?”


第一,A股并非成熟的资本市场,行政审批仍无处不在。上市不是IPO、用概念炒高股价、套现走人的一锤子买卖。上市公司是一个资本运作的平台,股权融资、债权融资、私募、并购……玩法不胜枚举。但在A股市场,公司资本运营的一举一动都要审批(如增发新股、发行债券等)。


乐视去年8月就提出再融资方案,拖了多半年没有批下来,只好重新提交一个新方案(好在股价涨了,可以融到更多钱)。而阿里、百度们在美国动辄可以进行10亿美元级债权融资。就在前天(6月22日),百度刚刚披露将进行新一轮债权融资:发行5年期及10年期债券,融资12.5亿美元。优秀的公司在成熟市场,资金可以“随用随取”。另外,双方股东认可、合规并照章披露并购也没有不成的。在A股市场,再融资和并购都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到处都是“不可抗力”。


第二,国际化公司需要在国际化的资本市场交易,吸引全球最优秀、最顶级的投资者。A股市场的国际化才刚刚起步,搞了这么多年拿得出手的只有QFII和今年刚推出的港股通,而且都有额度限制。优秀公司也是要选择投资人的,在华尔道夫酒店接受马云“面试”的那些投资机构,几乎都无法便捷地在A股投资和退出!而对联想集团来说,由于并购IBM的个人电脑和摩托罗拉的移动业务,一小半营收来自于海外,香港比A股市场更合适。


第三,A股市场的非理性涨跌将造成管理团队心态及行为的扭曲。公司管理层率队务实苦干,股价却因资本市场波动大跌,需要再融资却被叫停;炒概念、做精美的PPT、开发布会,股价却能翻几番……对暴风科技这种公司无所谓,待限售解禁套现跑路就是,大不了被股民骂几句。但对BAT、联想这些爱惜羽毛、真心想做百年老店的公司,业绩与股价脱钩不是好事。


就在最近柳传志对媒体说了一番话:“联想如果在A股上市的话,我相信市盈率会高得多。不过香港市场更规范,我们业绩会和股价有密切联系,而不会由于其他的因素使得我们的业绩和股价脱钩。”


最后要说明的是,尽管对A股有这样哪样的不满和顾虑,BAT和联想都不会教条,该回归时决不会放弃。比如奇虎360确定要回归A股,万一赶上“暴风式运气”,市值逼进百度(尽管可能性很小,不确定性很大,具体分析见虎嗅6月18日文)。在这种形势下,只要条件允许,百度肯定会以某种方式回归。


腾讯、联想在香港主板上市,港股通为大陆投资提供了购买这两家公司的渠道,回不回归差别不大。阿里、百度体大,私有化不现实。而且这两家国际化诉求强烈,不会轻易放弃美国上市公司的地位,分众方案并不适于它们。


最新消息香港联交所有意允许采取合伙人制、AB股架构的公司挂牌,阿里、百度有可能将香港做为第二上市地。另外,酝酿多年的国际版如何成行,众多科技公司可以不拆VIE架构,保留在美上市地位,同时在中国大陆发行股票。那时,匆忙私有化、在A股大门外排队的公司要眼红了。


不管是否回归A股,应当考虑的不是眼前的估值而是公司长远的发展。《孔子家语》有言:心不存慎终之规,口不吐训格之言,格法不择贤以托其身,不力行以自定;见小暗大而不知所务,从物如流不知其所执,此则庸人也。


庸人到哪里都是庸人,不论在深圳还是在纽约。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