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浩涌:烧钱没有对错,如果你有10亿美元你就去烧
2015-12-22 18:49

杨浩涌:烧钱没有对错,如果你有10亿美元你就去烧

虎嗅注:本文是杨浩涌在某个会议上的演讲,主要谈了他在2015年感受到的一些互联网热词,比如合并、共享经济、烧钱补贴、资本寒冬和生态系统等。原文转载自凤凰科技,虎嗅进行了删编。


过去十年对我来说是变化最大的十年。从2005年开始创业到现在,发生了几次起伏、合并、分拆、项目的孵化等一系列的事情。其中,2015年对我来说,可能是十年来变化最多的一年。这一年我身体状态和自己人生以及事业上都发生了变化。到年底一定要做一个总结,我把今年一年大家讨论的热词拿出来说一下我自己的感觉。


合并


我们58赶集也是身在其中。我们跟58合并以后,过去的6个月我的思考很多,我们看到了很多的合并,包括早期的视频行业、团购行业的合并,包括今年我们58和赶集,滴滴和快的,携程和去哪儿网。我自己也在考虑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公司的合并?为什么像电商、社交这些领域没有发生这样的合并?


我觉得从用户的角度去看就会发现,如果两家公司在前端的用户体验不能做到差异化的时候,如果两家公司背后都有非常多的资金支持,可能合并就变成必然了。打车领域和团购领域就是典型的例子:打开两个竞争对手的APP感觉是差不多的,对用户来说谁补贴多我就用谁,这样的补贴随着竞争量越来越大,你会发现除了用资本解决这个问题,可能找不到别的方法能够结束竞争,而用资本结束竞争的方法都是在前端补贴,贴到最后双方的市场份额是拉不开差距的。


“你们两家合并吧,否则投入太大了。”


但是合并以后最大的问题就是,你会发现对手没有了。做完以后发现,如果双方的合并只是用来提高效率的话,1+1肯定小于2。合并除了消灭一个竞争对手外,如果不能在创新上找一些点是有问题的,为此我们做了很多事情,例如人才分享平台斗米、商业地产好租等创新项目。


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也是今年特别热的词,我自己觉得共享经济是把闲置资源拿出来,让它重新再利用,做最优化的配置。那么核心在于闲置资源的再利用,如果资源本身利用效率已经非常高的时候,共享经济是很难存活的。但一辆车每天使用时间非常少,例如有20多个小时闲置,就会有专车的形式出现。


对我们来说二手物品也是一样的,很多物品放在家里是没有用的,你的第二部手机,第三部手机,第二台电视,是可以被放在市场和平台上被很多人利用的。二手车更是这样,汽车单价高,贬值也快,通过一个平台把它分享出来,就是闲置资源的再利用。


烧钱补贴


其实瓜子也在烧钱,尤其是从今年9月份开始,瓜子也打了一部分广告,在三个月里差不多投放了3亿,我们明年打算再投放10个亿。


很多人会觉得烧钱是错的,也有人说也有烧钱烧成功的,其实它本身是没有对和错的。任何一家公司,如果你有足够的钱,有10亿美元你就去烧;帐上只有6个月的钱了,你去烧钱就没什么意思,肯定是烧得越快,死得越快,所以说它后面其实是,资本是加速器,如果你烧钱,可以把竞品拉到8比2或者7比3,我觉得可以试。而且拉大到那个程度的时候,你还有下一轮的资金能够支撑。如果你的前端是同质的,一不烧钱订单量就下来了,这种情况烧钱是拉不开差距的,双方都能融钱,这个仗是打不完的。到一定程度,投资人说你们这个太恐怖了,不敢再投钱。


所以如果你是一家企业,你有健康的BMI指数就是说把用户拉到平台以后,你的帐要算得过来,花很多钱买回来用户以后,在它的生命周期里面,能够给你贡献足够多的商业价值,足以覆盖你之前购买用户的成本。这样的公司早晚是能盈利的。


我们瓜子打广告也是一样的,为什么我们敢这么打?我自己算过,哪怕只是3%的收入,不去讲后面的金融、保险和后服务,瓜子明年除去广告费用也是盈利的。如果交易本身可以赚钱,这个事儿打广告就值得做,拼命去抢用户,因为这个时候你不去抢,你不跟对手拉开8、2的区别,他跟在你后面,早晚会把你耗死,将来又会变成一个58和赶集的合并。


资本寒冬


资本寒冬对很多企业是寒冬,对很多企业也不是寒冬。我们看到的寒冬,其实跟2009年的寒冬还不太一样,那个时候大面积的公司根本拿不到钱,现在的寒冬是投资人变得谨慎了,原因是投资人对企业拿到下一轮的预期降得非常低,所有人都在看,如果这个钱拿进去烧了一年,如果你融不到钱还能不能活下去。如果看不清楚的话,可能就不会投了。


投资人更愿意看到创业者大概什么时候能赚到钱,在未来6个月到一年,能把亏损的效率快速降下来吗?如果做不到,你业绩改善的速度低于烧钱的速度的时候,那就结束了。所有的公司如果算不到这笔帐会变得很痛苦,因为城市开得越多,花的钱越多。这种公司去融资的时候,必须要讲现有的城市是怎么盈利,在未来怎么能把这个钱赚起来。这个是这波资本寒冬跟其他寒冬不一样的地方——投资人对规模再也不迷信了,他们现在所有的项目都会说让我看一下你单体效应到底怎么样。


生态系统


很多创业公司在跟投资人沟通的时候,会说自己在打造一个生态系统,在围绕上下游做很多的布局。我是觉得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需要做生态。


举一个例子,电影票,现在竞争非常激烈,阿里在做,百度在做,美团也有猫眼,所有卖电影票的除了补贴还能做什么事儿?如果我能拿到一部电影的独家发行,我的订单就会上来。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上游的版权,对电影票将来的增量是至关重要的,不做这个就跟对手拉不开差距,就必须要做你的生态布局,去买版权。再往上走一步,在版权之前买内容。所以你会发现很多做电影票,只要前端有电影票,他会投资影视,会投资内容,他会购买,因为没有办法,他没有这些东西电影票是卖不出去的。


简单来说,如果你的产品需要依赖上下游才能在竞争中更快胜出的时候,要尽早建立你的生态圈。如果那些所谓的布局对你的交易不产生很大影响的时候,那是做概念。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