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独立”的人,都有这 6 个特点
2023-09-28 15:14

真正“独立”的人,都有这 6 个特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 (ID:jdxl2000),作者:青豆,责编:kuma,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本文探讨了真正独立的人的特点,指出了独立并不意味着完全不依赖他人,而是能够自行决策并寻求他人的帮助。同时,文章强调了独立人也可以接纳自己的脆弱,并指出过度独立可能源自于童年时期的虐待经历。此外,过度独立可能抑制亲密关系的发展,而真正的独立应该包含自我肯定的能力。

• 独立并不意味着完全不依赖他人,而是能够自行决策并寻求他人的帮助

• 真正的独立包含自我肯定的能力,能够保护自己、激励自己,并为自己提供支持的能量

• 过度独立可能源自于童年时期的虐待经历,而且可能抑制亲密关系的发展

“独立”这个词在生活中真的太常见了,甚至已被晋升为了一种“普世价值”。


生活中要独立,工作中要独立,包括在亲密关系中,也有越来越多人认为,越独立的人就越有魅力。


但究竟什么是“独立”,我们真的理解对了吗?


很多人以为与“独立”相反的状态就是“依赖”,只要做到尽可能不去依赖别人,就是独立了。然而,这种思考方式不仅会让我们对“独立”产生误解,还会将我们带入另一个极端——“过度独立”。


在心理学中,过度独立有个对应的概念叫作“反依赖(Counterdependency)”,它指的是一个人拒绝依恋,否认个人需求并对依赖他人产生恐惧的状态。


“反依赖”就像是“独立”的另一个背面,对“反依赖”有所了解,我们才能明白“独立”的真正含义。


一、独立,也需要依赖别人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可能谁都听过这句话,特别是当父母期望你学会独立时。但这句话却恰恰造成了我们对于独立的最大误解。


美国的知名记者 Jennifer Wallace, 在《永远不够:当成就压力变得有毒》一书中讲了一个小故事:


孩子的高中老师和学生们做了一个小练习,他要求学生将一张纸一分为二,列出两个清单——一个清单记录在 24 小时内他们为了自己的幸福感独自做过的事情,另一个清单记录别人为了他们所做的事情。


起初,大多数学生在两个清单上写下的内容是一样多的,比如:我努力学习,父母为我提供衣食住行。后来老师通过一些问题启发了他们:谁帮助过你?谁教导了你?谁鼓励你度过挫折…… 


当学生们逐渐修改完清单后,他们意识到幸福感的来源只有大约 5% 是由于自己的行为,而 95% 是由于他人的行为。


这意味着,即使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我们仍生活在一个“彼此需要”的世界中。


真正的独立,是能够自行决策(I. S. Kon, 2014),而不是自行完成。这意味着向别人寻求援助或是对他人建立依赖也可以成为决策的一部分。


但“是否需要这样做”的决定权,是掌握在你手中的。


二、独立,可以接纳“脆弱”


“作为独立女性,我必须学会坚强”“我是个成年人了,不能再让父母为我担忧”。


我们常常会把“独立”和“强大”等同在一起,认为当一个人足够独立时,是不应该向他人流露自己的脆弱的。尤其是对于那些在激烈的竞争氛围中生长的孩子来说,表达脆弱是“失败者”的标志。


但对于一个独立的人而言,能够表达自己的脆弱是非常重要的。健康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展现内心的脆弱意味着我们有承担风险和坦白情感的能力。


在《无所畏惧:颠覆你内心的脆弱》这本书中,作者布林·布朗写道:“我们越是愿意承认内心的脆弱,正视脆弱,我们就会越勇敢,生活也会越明确。”


能够“表达脆弱”,也意味着我们愿意与他人建立真实、持久的关系。


在心理学中,表达脆弱的行为被叫作“自我表露”(self-disclosure)。“自我表露”不仅是心理健康的标准,同时,对于关系的发展和营造已建立关系中的幸福感也至关重要(Derlega etal. 1993)


三、过度独立的人,可能遭受过虐待(但很难意识到)


心理学家们认为,“过度独立”的创伤主要来自于幼年时期经历过的虐待行为。


研究“反依赖”的心理学家 Janae Weinhold 和 Barry Weinhold 认为,反依赖的人即使幼年时期遭受过虐待,但很多人对这种虐待是无意识的,甚至会笑着回忆自己的童年经历。这是为什么呢?


一方面,这些虐待很有可能是“看不见”的。Janae和Barry 指出,虐待不仅只是生理上的体罚,情感虐待也属于虐待的一种,它包括言语虐待、试图过度控制孩子的活动,忽视或不尊重孩子的需求等。


尤其是父母对于孩子的“情感忽视”,这种行为不仅很难察觉,同时也会让孩子早早认为,“独立”是生存的必需品,而不是一种选择。


对于虐待视而不见的另一个原因是,人们在孩童时期会相信,自己经历的任何虐待都是“咎由自取”的结果。


“我打你是因为你不听话”“都是为了给你挣钱我才这么忙”“我骂你是为你好”……无论是情感上的还是身体上的,当父母实施这些行为时总会有一个前缀“为了孩子”。而孩子们也深信不疑:父母是为了我的利益才会选择这么做。


人们可能意识不到虐待,但虐待却会留下深刻的伤痕。


如果一个人在小时候被信任的人虐待过,长大以后就会担心,当自己试图靠近其他人时,会不会上演同样的事?因此,他们会筑建一面“心墙”,防止自己再次踏入深渊。


四、无法依赖,正是因为害怕再次失望


对于反依赖者而言,认为自己不需要他人,是因为过往的经历让 Ta 们难以建立信任关系,不想再次产生“失望”的感受。


在《被忽视的孩子》一书中,作者乔尼丝·韦布写到,“反依赖的人大费周章地避免寻求帮助,不表现出也不想感觉到自己需要别人。他们拼尽全力不去依赖别人,即使自己要付出巨大代价。”


这种充满防御性的心态,其实是一种“创伤”的体现。


在这种情况下,过度独立可以成为应对不确定性的一种方式,让 Ta 们重新获得对于环境的控制感。


真正的独立,源自于内心的成熟,而不是为了回避伤害。


五、过度独立,可能抑制了“亲密”的发生


最近对于恋爱脑的批判,许多人将“保持独立”作为在恋爱关系中保持清醒的良方。但如果过度强调“独立”,却很可能抑制了我们的关系向深处生长,因为亲密关系的发展,是离不开建立“依赖”的。


如果一个人常常感到对于亲密关系的抗拒,或是经历的所有关系都无法持续深入,总是“点到即止”,这可能是来源于对依赖的“恐惧”。


因此,与其说是保持独立,不如说,亲密关系应该更接近于一种“相互依存(interdependence)”的状态。


伴侣们能够重视脆弱性的价值,以有意义的方式向彼此求助,建立情感上的亲密关系。同时他们重视自我意识,能够在关系中“做自己”,而不需要向彼此的身份或价值观妥协(Caryl E Rusbult etal. 2003)


六、独立代表着自我肯定


真正的独立包含自我肯定的能力,以及维持自我稳定性的能力(I.S.Kon,2014)。这意味着你可以保护自己、激励自己,为自己提供支持的能量。


但对于反依赖者而言,独立却意味着“自我消耗”。


研究表明,反依赖者可能存在各种生理性的痛苦症状,包括由焦虑引发的失眠、躯体的功能障碍等 (Joplin,Nelson & Quick. 1999)


此外,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想尽可能表现独立但只能依靠自己的反依赖者会认为,所做的一切都是“不够好的”。在反依赖者的世界中,没有自我激励,只有不尽的自我批评。


最后


在 Janae Weinhold 和 Barry Weinhold 所著的书中,还写到“反依赖”的另一种成因:“反依赖的形成,与当下的社会文化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的文化实际上促成了反依赖成为一种健康的、功能性的行为”。


从小时候起,我们的教育模式所渲染的氛围,就是如何“相互竞争”而非“相互合作”;长大后工作将人分割成无数的小块,我们在工位上各司其职,如果表示需要支持就意味着自己能力不足……


社会文化在不断强调“独立”,但没人告诉我们,独立中其实也包含着依赖,更没人告诉我们,该如何获取正确建立依赖的能力。


身处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面临“过度独立”的倾向,这并不是你的错。


但希望我们能够意识到那些以“独立”之名被隐藏起来的伤疤,找到复原自己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无所畏惧:颠覆你内心的脆弱》,布林·布朗[美],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0

2. Janae B. Weinhold & Barry K. Weinhold. (2008). The Flight from Intimacy: Healing Your Relationship of Counter-dependency – the other side of Co-dependency.New World Library

3. I. S. Kon.(2014).The Psychology of Independence. Soviet Education.https://doi.org/10.2753/RES1060-9393310957

4.Gregg Henriques. (2014). Signs of Counter-Dependency:When fear of intimacy is a driving force.Psychology Today.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intl/blog/theory-knowledge/201404/signs-counter-dependency

5. Caryl E Rusbult, Paul A M Van Lange, (2003), Interdependence, Interaction, and Relationships.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4(1):351-75. DOI:10.1146/annurev.psych.54.101601.145059

6. Quick, J. C., Joplin, J. R., Nelson, D. L., & Quick, J. D. (1992). Behavioral responses to anxiety: Self-reliance, counterdependence, and overdependence. Anxiety, Stress, and Coping, 5, 41-54. doi: 10.1080/10615809208250486

7. Irene Gianakos. (2011). Counterdependence at Work: Relationships With Social Support, Control Beliefs, and Self-Monitoring.Journal of Career Development.https://doi.org/10.1177/0894845311415401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 (ID:jdxl2000),作者:青豆,责编:kuma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