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被忽视的“他”,也许是消费的新活力
2023-09-25 21:57

常被忽视的“他”,也许是消费的新活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财经思享汇(ID:caijingsxh-),作者:刘亚杰,编辑:管东生,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本文探讨了男性消费在某些领域的逆势增长,以及男性消费的新活力。文章提到了男性对美妆、男装、骑行和汽车改装等领域的消费需求增长,并分析了这些领域的市场情况和趋势。

• 男性消费呈现出对美妆、男装、骑行和汽车改装等领域的高增长需求。

• 男性对外形和颜值的关注度提高,推动了美妆和医美行业的发展。

• 男装市场规模持续增长,男性消费者对品质和个性化的需求增加。

这个“双十一”,注定了花西子不好过:因为说错话,“女性之友”李佳琦卖不动79元的花西子首乌眉粉笔了。该怎么办?


其实有个简单的方法:同样的首乌眉粉笔,马上修改品牌Slogan,将“高端”“专享”“奢华”“私密”作为产品宣传前缀,在虎扑、知乎、猫扑、果壳等社群大力推介,卖给那里的男性用户,大概率会有不错的结果。


这不是讽刺,反而可能是在新时代获得商业成功的“密码”。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1-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仅上涨0.5%,让众多观点认为,消费需求减退是宏观大势,消费降级将成为很长一段时间的主旋律。然而实际结果也许并非如此,甚至在某些领域还出现了消费的高增长。


刻板印象中,男性沉默寡言、不爱抛头露面,甚至主动躲开公众视野,“女人>儿童>狗>男人”的客群价值导向一度很吃香。然而时过境迁,再按过去的视角观察现在的消费市场,显然是在刻舟求剑,现在到了主动把握男性群体消费需求的时候了。


那么到底是哪些行业被男性消费逆势撑起?他们又有什么相同之处呢?


一、新男性,面子天大


回看过去五年,男性对改变面貌的诉求,经历了一场深刻的调整。


早些时候,男性对外形的关注,主要分为三大群体:一大群体以年轻用户为主,他们追求外形阳光健康,消费集中在运动项目中,投入方式较为间接;一大群体以中年用户为主,他们希望通过医疗手段改善形象,植发、去疤成为他们的刚需;还有一大群体消费洁面用品,不过是“香皂洗脸”的升级版。


眼下,追求阳光健康和植发的需求仍在,只是受韩国K-POP文化和国内偶像剧的共同影响,白皙、精致,甚至美丽漂亮,成为新时代崛起的男性消费增长点。全新的消费趋向,普遍被称为“男色消费崛起”。



“男色消费”的特点,首先,追求美的内容日渐丰富。过去运动和医疗服务已满足消费群主流的需求,然而现在增添了美妆、医美、美颜服务等复杂项目,其中美妆涵盖面部清洁保养、眼部护理、补水保湿、去皱瘦脸等项目;医美涵盖面部提升、光子嫩肤、果酸剥离、隆鼻、眼袋等项目;美颜服务涵盖纹身、头皮护理、眉形设计与祛痘修面等项目。



根据网商银行联合央视财经发布《2023年小微经济8大新亮点》,截至2023年6月底男士专研品牌和店铺GMV增速达到60%。围绕提升男性颜值的服务内容日渐丰富,规模日渐庞大。


对比之下,传统消费相形见绌。仅以防脱发公司雍禾医疗业绩为例,在2021年触及峰值后,营业额与归母净利润开始下滑。



其次,原本男性被动消费的项目,如今正在变成主动行为。某第三方机构曾展开调研,了解社会对“男性使用化妆品”的态度。2015年,31%的参与者“强烈反对”,仅29%持有“强烈支持”的态度;到2018年,“强烈反对”者已经下降至不足10%,同期“强烈支持”者已增至60%。


与之对应的,是男性化妆用品消费快速提升。根据QUEST MOBILE统计数据,男性群体对美妆消费关注度维持在高位,“变美”的诉求正成为不同年龄段男性共识。


最后,不能忽略男性变美的决心。如果美妆产品不能满足诉求,就会在医美行业寻求帮助;如果1元钱不能解决问题,就花10元钱,甚至更多达成目的。在变美的决心上,女性已经略逊一筹。


2022年上半年VS下半年社交平台脱毛话题

用户性别分布(男性环比增长25.2%),数据来源:魔镜市场情报


公开数据显示,美国男性整形占比约为50%,韩国约为40%,相比之下中国男性接受除皱瘦脸、美白嫩肤、清洁祛痘等轻医美服务的群体,占比仅为10.97%。然而结合《中国医美市场趋势洞察报告》数据,正是这样的群体,2019年已支撑起1769亿元的市场,2020-2023年中国医美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会维持在15.2%。


数据来源:美团医美


另据艾瑞咨询《中国新白领消费行为研究报告》,19-22岁的男性医美人群比例为22.4%,同年龄段女性的比例仅为12.9%;消费金额上,男性医美月均消费1131元,已经与女性1197元额度基本持平。


“想花钱”又“肯花钱”,这样的市场谁不爱?


二、男人的衣柜不够用


曾有这样的调侃:如何将一条200元的裤子卖给一位男士?答案是给产品价签添加两个0。可是现在还将此视为笑话,显然没有关注市场风向转变。


参考咨询机构中经智盛发布的《2022-2026年男装市场现状调查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2017-2019年中国男装始终维持向上的增长趋势,市场规模从829.7亿美元增长至918.5亿美元。



虽然受到疫情影响,2020年行业规模大幅缩减12%,但2021年男装消费市场快速回升至953.9亿美元,线下卖场和线上网店,共同造就了18%的增长,五年内复合增长率3.55%,甚至在新冠疫情影响仍在的情况下,依然造就了一个显著的V型曲线。


同样增长的还有人均消费额度。虽然2020年该数据历经波折降至1228元,但2021年数据同样历经反转,快速提升至1419元,五年内复合增长率3.47%,斜率与市场规模增速维持一致。



2022年仍在执行疫情防控措施,一定程度影响实体店正常经营,不过在线下业务的支撑下,男装消费仍然具备增长动能。根据艾媒咨询发布数据,2022年仅有11.6%男性消费者服装开销低于2021年,其中52.6%维持不变,剩下的35.8%还有一定额度的增长。


数据来源:艾媒咨询


从项目上看,男装消费也不再仅为满足外在展示的需要,而是朝着内在品质化、多元化方向迈进。中研普华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男装行业发展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统计,2022年男士外衣占据市场半壁江山,不过增速只有3.7%,已被睡衣(4.8%)和内衣(5%)增速甩在身后。


随着全新消费趋向逐步形成,市场竞争格局也在发生潜移默化的调整。参考《报告》数据,Adidas与Nike等国际品牌仍然以2.4%和2.1%的市场份额,位列行业第二和第四名,不过根据公开数据,2023年上半年耐克中国业务并不顺利,已经被安踏集团实现超越;Adidas大中华区业务,更是在2023年第三季度之前连续八个季度下滑。


在两家传统势力增长乏力的同时,国内品牌顺势崛起。海澜之家以5%的市场份额位列男装市场头名,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地区和中国澳门地区推广和分销被安踏收购的FILA,市场份额也提升到1.5%。



其他男装品牌没有更高的份额,不过在整体向上的背景下,普遍表现出业绩快速增长趋势。汇总代表性男装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双增,且后者增幅大于前者的企业不在少数。其中有2022年基数低的原因,不过市场蛋糕之大、机会之多,还是肉眼可见。



三、骑行:入门级“社交货币”?


男性的基因中,天然带有对复杂工具的征服欲。几年前是腕表、单反、汽车……眼下轮到了自行车。


受到新冠疫情影响,为了避免被传染,2020-2022年普通人改变了习惯:原本以公交、地铁为主的出行方式,逐步被自行车取代——先是共享单车,后是用户自购,在2022年初达到顶峰,其中男性占比高达95.1%。



根据美骑网发布《2022年中国自行车行业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2022年自行车出行以44.3%占比,取代公交/地铁(占比19.9%),已接近20%的优势成为被更多人选择的出行工具。



结合野途发布《2022自行车运动行业分析报告》,普通消费者采购的自行车主要有三类:其中山地车比例最高(52.25%),公路车次之(45.15%),通勤及童车等其他车型比例(2.6%)最低。


普通人接触骑行运动,多是从迪卡侬开始。经过走访北京四元桥迪卡侬商场,工作人员表示按照价格区段,自行车消费主要分为入门级车型、中端车型、高端车型三大类,价格区段分别为1500元以内,2000-8000元、10000元及以上。


然而在需求侧,男性的消费意愿显然远在此标准之上。《报告》显示,消费者心理预算8000-30000元区间占比高达47.32%,这个标准段已经绕过迪卡侬入门级与中端两个车型,直接跳到高端区——需求端预期超过了供给侧设定,价值之高可想而知。



由于这些年抢购自行车的现象在国内各地出现,一个“供<需”市场不断推高产品价格与利润空间。中国自行车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规模以上企业营收为2100亿元,同比增长3%;实现利润超过1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0%。


数据来源:艾媒咨询


然而严格意义上,购车只是完成骑行运动的第一步,真正的消费刚刚开始。完整的骑行装备,还包括升级坐垫、轮组、服饰(骑行服、头盔、锁鞋等),高端消费还要考虑维修保养的成本。如果参加专业赛事,还需要支付参赛费与医疗保险费用,整体算下来已经接近一辆高端A00级新能源车水平。


数据来源:《2022年中国自行车行业调查报告》


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8年自行车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分析,随着人们对自行车功能的要求已经不再仅限于简单的代步,具备运动、休闲、社交等功能的中高端自行车市场不断扩大,产业结构在潜移默化地改变。


“现在骑行的社交属性很强。”某骑行圈内人表示,早期骑行还是人们追求健康生活的选择,不过随着参与人数增多,不同消费能力的消费者主动组织各类“圈子”,原本单层次的自行车消费,朝着多元化拓展。


较为成功的案例:某平台聚集高端客户,不仅提供自行车销售与保养服务(价格普遍在10000元以上),还通过提供轻食、饮料、咖啡等服务以及不定期组织骑行活动,为会员和骑行爱好者提供社交平台。


随着不同业态的形成,自行车市场规模还会不断增长。中国自行车协会预计,2022-2026年整个市场将维持5.42%的年复合增长率。


四、“新金矿”:改装车


一旦有哪个领域被普遍认为是“××元年”,大概率会产生新的机会,如今改装车就是其中之一。


2022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健全汽车改装行业管理机制,加快发展汽车后市场”。在各主管部门稳定运营之后,改装车市场逐步走向发展正轨,于是很多人认为,2023年将成为“改装元年”。


之所以各方如此看重政策指导性,是因为在改装规范化之前,大量的需求已经开始野蛮生长。参考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底全国汽车保有量达到3.19亿辆,改装行业发展已经具备前提条件;同期年轻人追求个性表达,开始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汽车改装相关知识。


汽车之家发布《汽车定制改装行业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对改装车用户画像十分明确:2021年该群体95%以上为90、85后男性,他们热爱汽车运动、旅游及户外活动,女性占比不到5%,2022年同样如此。


2022年起汽车定制改装车型销量快速上升,当年销售9.8万辆。虽然在汽车整体销量中,如此占比几乎微不足道,但同比562%的增长,已经让市场见识到改装市场的能量。



据美国汽车改装行业组织SEMA(Specialty Equipment Market Association)统计,2021年美国汽车改装市场规模突破500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超过580亿美元;相比之下,2022年中国汽车改装市场仅为935亿元(汽车合规改装联合推进办公室数据),提升空间无可限量。



小孙是北京某汽车越野活动的热心参与者。据他介绍,2012年他在国内某一线房企工作。由于工作勤奋,获得部门领导赏识,收入较为优渥。由于从小喜爱汽车,并对改装有一定了解,2020年末他辞掉了工作,全身心投入汽车改装的爱好中。


“买车没花多少钱,改装花了不少。”小孙表示,他下定决心离职的原因,是2020年底长城发布坦克300。他全面了解了车型各项参数,认为这是理想的选择,最终花了不到18万购买了探索者版本;提车后马上联系改装公司,从里到外完成升级后,一共花了不到60万元。


小孙说,他加入了五个车友会,像他这样改装费用远超过购车费用的情况颇为常见,他这样整体预算控制在100万元以内的案例,已经算是十分“节俭”。“后续参加活动和维修保养,还会有更多支出项目,费用都很高,不过该花的钱还是得花。”小孙表示。


当然,改装市场也不全是小孙这样的高端“氪金”玩家,车企也在通过各种方式,降低改装的门槛。有车企在整车产品设计中融入“定制改装”理念,预留换装位置及接口,为用户个性定制创造空间,实现C端产品共创。



高端改装不缺参与者,普通玩家也有尝试改装的窗口,正因如此,VDAT(Verband der Automobil Tuner,德国汽车改装协会)给出“中国改装市场整体规模将突破万亿”的判断合乎情理。


五、钓“金龟”


是否有哪个消费项目,能够让男性废寝忘食,不舍昼夜?钓鱼一定算一个。


不久前,快手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统计数据显示,爱好垂钓活动的视频创作者,男性占比达到93.4%,女性比例仅为6.6%。很多人认为,这是一项“养老活动”,殊不知年轻人才是消费主力。数据显示,70后-00后人数占比高达86.24%,50岁以上及退休老人占比仅为13.76%。



“只用一个晚上的时间,我就迷上了垂钓。”一位经常独自在河边垂钓的80后爱好者张强(化名)表示,在一次与好友出行野营过程中,一位朋友向他介绍了垂钓活动。经过一个晚上共同体验,张强开始“入坑”。


这些年,与张强类似沉迷于垂钓活动的爱好者不在少数。中国钓鱼协会发布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约有钓鱼人群1.4亿人;京东运动发布“2023垂钓消费趋势”显示,近4年间26岁以下垂钓消费人群数量增长4倍。


为参与到活动中,爱好者必须准备完整一套钓鱼用具,竿、钩、线、饵、网、灯……一样也不能少。配置一套顺手的工具少则数百元,多则数千上万元。参考《关于休闲垂钓参与者行为特征的研究》,参与垂钓单次消费101-200元的群体占比为31.1%,所有群体中占比最高。算下来,平均每月野钓2-3次,一年的消费约为5000元。



正是这些男性消费的出现,推动垂钓行业维持增长趋势。《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2-2019年休闲渔业产值始终维持增长态势。虽然受到疫情影响2020年产值有所下降,但是2021年随即恢复向上增长趋势,超过2017年同期水平。


随着参与人数不断增长,钓鱼项目也在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张强表示,目前年轻群体中在流行“路亚垂钓”,这是一种利用仿真生物作为诱饵的新玩法,需要参与者频繁抛竿收竿,对竿、线、轮等组件要求很高,挑战性更强,被称为“水上高尔夫”。


天猫生活研究所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618”期间,垂钓装备销售额同比增长50%,其中路亚垂钓用具受到更多年轻消费者欢迎。



需求多样化、专业化,也让渔具生产商开始思考“高质量发展”。众多厂商正在加大研发投入,从而提升品牌影响力。根据天眼查数据,目前中国现存渔具相关企业78.5万家,近三年来厂商专利数从648项提升至740项,年复合增长率达到6.86%。



这样的增长数据,这样庞大的群体,可以说为整个消费注入了强劲的上升力。


六、总结


消费的增长非常依赖于收入、人口等基础环境的改变,但这也不绝对,随着人们认知水平的提高及对生活本质的体悟,消费在许多层面开始转向,各个消费群体的消费倾向也在发生变化,在现有基础情况不能很快改变的前提下,更多发掘各个群体的消费特点,也许是提升社会消费活力的重要手段。


男性消费一直被市场忽视,但就目前在上述行业的情况看,男性消费在特定行业呈现的韧劲更足,也许我们是时候开始在新方向上投入更多精力,去寻找往常被我们忽视的向上力量。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财经思享汇(ID:caijingsxh-),作者:刘亚杰,编辑:管东生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