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突破性研究被夸大后,差点增加新生儿猝死风险
2023-10-11 09:27

一项突破性研究被夸大后,差点增加新生儿猝死风险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返朴 (ID:fanpu2019),编译:小叶,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一项突破性的研究关于新生儿猝死综合症(SIDS)被夸大后引发了舆论风波,可能给新生儿的安全睡眠措施造成伤害。

• 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种可能用于检测SIDS发病风险的酶,有望挽救一些被该病阴影笼罩的新生儿。

• 媒体和社交平台的夸大报道导致公众对研究结果产生误解,可能放弃常规预防措施,增加儿童的SIDS死亡风险。

• 媒体炒作科研成果的问题凸显了科学传播中的挑战,需要更加客观和准确地报道科学研究结果。

Carmel Harrington是一位成功的科学家。她在睡眠研究领域工作了近20年,是澳大利亚Westmead儿童医院的荣誉研究员;她为很多公司和教育机构提供睡眠健康方面的咨询,还是两本睡眠畅销书的作者。


2022年5月,她领导的一项婴儿猝死综合症(SIDS)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种可能用于检测 SIDS发病风险的酶,从而有望挽救一些被该病阴影笼罩的新生儿。论文发表在《柳叶刀》(The Lancet)旗下的《电子生物医学》(eBioMedicine)期刊上。



说起来,促使Harrington致力于SIDS研究的,是1991年她尚在蹒跚学步的儿子Damien不幸猝死。当时没人能告诉她儿子的死因,她就想自己寻找答案。


然而,这项研究发表后,在媒体、科学家、社交平台三方的推波助澜之下,引发了一场舆论风波,险些让她的学术声誉受损。更严重的是,如果没有及时纠偏,可能反倒给新生儿的安全睡眠措施造成伤害。


媒体炒作之下的SIDS死亡原因


新生儿的降临,让父母们沉浸在迎接新生命的喜悦里。然而,在婴儿熟睡之际,SIDS可能突然给予致命一击,让幸福的家庭笼罩上死亡阴霾。医学界对于SIDS的定义很笼统:一岁以下看似健康的婴儿在睡眠中因不明原因而死亡。[1]近十几年来,针对SIDS的研究数不胜数,但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仍在积极寻找触发SIDS的具体机制。


对于SIDS,学界存在一个广为流传的假设理论:熟睡中的婴儿呼吸困难,但自己无法醒过来,最终死于SIDS。先前有研究将神经递质乙酰胆碱(ACh)与睡眠唤醒以及SIDS联系起来。


Harrington作为前述论文的通讯作者,带领团队从这两方面出发,采集死于SID婴儿的干血斑样本,检测其中丁酰胆碱酯酶(BChE)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水平,这两种酶是ACh活性的调控因子。最终提供证据表明,SIDS死亡与BChE特化活性的降低相关。[2]    


用Harrington自己的话来讲,这一研究的意义在于有可能通过生物标记物,即检测婴儿体内的胆碱能酶(cholinergic enzyme),提前识别婴儿SIDS风险,从而预防死亡风险。当然,BChE活性水平与SIDS的关系相当复杂,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3]    


很快,这篇论文在社交媒体平台得到热烈拥护。一则来自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ustral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的推文惊呼:“悉尼研究员早年痛失爱子,后发奋研究,终于帮助每一位家长摆脱最可怖的噩梦。”其他关于该研究的早期报道更是夸张到不可思议。“研究人员终于找到SIDS的致命原因”,这是BioSpace的重磅头条新闻标题,同篇文章的总结段落如此写道:“既然原因已水落石出,研究人员终于可以专注研发解决方法。”


育儿相关的自媒体人更是兴高采烈。“发现了,发现了,他们发现了SID的死亡原因!”这是@TheDebbieMia的推文(见下图),很快收获了超过27.9万条赞,转发超过6.6万次。然而,在该推文发表的第二天,就有细心读者留下评论,表示推文用词有误导之嫌,称原论文指明了,SIDS与BChE特化活性降低并非因果关系,从统计学角度来说,只存在相对较弱的相关性。


Debbie Mia的推文 | 来源:推特


尽管如此,Harrington供职的悉尼Westmead儿童医院官网仍发了一篇媒体通告,与社交平台的推文相呼应:该发现改变了围绕SIDS的种种说法,接下来的研究道路令人非常期待。我们能研究活生生的婴儿,帮助他们健康成长。而Harrington本人也向媒体宣称,在未来三到五年内,SIDS将成为过去。


与这项研究在网络世界受到高度赞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学界专家对媒体过度炒作的一致谴责。首先,有专家提出研究本身夸大了发现结果,随之而来的媒体报道内容更是尽夸张之能事,令人匪夷所思。


其次,媒体报道还分享了Harrington的人生故事,她自己的孩子死于儿童不明原因猝死(SUDC),类似于SIDS,但是常发生在一岁以上的儿童身上。她无法接受没人告诉她到底发生了什么的事实,对于那些因SIDS或者SUDC而痛失子女的家长,如果能够给出死亡的生物学解释,哪怕解释多么无力,都可能帮助家长摆脱自责的负罪感,或者证明他们以后还会有健康的孩子。


这些内容传递出的情绪,极易感染拥有相似经历的家长。最初社交媒体上也确实弥漫着这样的情绪:“因SIDS而失去子女的家长现在知道,尽管他们被告知死亡原因可能是盖着的毯子、趴着睡觉或者室温过热,但悲剧结果不全是他们的错。这给悲痛欲绝的家庭最终带去了一丝安慰。”这是当时一条推文的内容,获得了6万个赞,之后被删除。而另一条推文则说:“我希望这至少给了悲伤中的父母一个答案,多少能治愈他们内心的创伤。”


波士顿儿童医院、哈佛医学院罗伯特儿童意外死亡项目主任Richard Goldstein对此表示,“我们要深入调查的方面还有很多,但围绕治疗SIDS爆发出来的事件,倒让我们看到社交媒体很有问题。”


他和其他人担心媒体蜂拥而上,夸张的报道让人喘不过气,报道方向更有误导之嫌,将生物标记物与疾病之间的相关性直接解释为因果关系,误导不明就里的普通大众,让更多家长更依赖于所谓的生物标记物,放弃当前切实可行的常规预防措施,这样反而可能增加了儿童的SIDS死亡风险。还有专家批评Harringtong的说法过于盲目乐观,容易给家长带去虚假的希望。


谁在炒作科研成果?


从另一方面来看,Harrington团队的研究成果受到社交媒体的热烈拥护并不意外。婴儿SIDS死亡率并不低,在美国,仅2019年,就有约1250名婴儿死于这一神秘病症。同时,在现实生活中,婴儿死亡后,医生、法医都无法向家长给出清楚明白的原因解释,科学说不出个所以然,留给家长的只能是一个终生都无法抚平的伤口。而现在媒体、社交平台已然成为家长寻求答案的一个“窗口”。


当今时代,任何信息资源都能在网络上快速传播、获取,而媒体、科学家和公众的三方互动无疑是夸大炒作科研成果这一问题的根源。


科学研究是一个“去伪存真”的漫长过程,科学家夜以继日,天天在实验室中埋头苦干十几个小时,不断试错,与同事反复争论,一步步为构建科学知识体系贡献自己的力量,并期盼有朝一日让人类未来生活更加美好。


然而,科学家的理想也面临着现实严酷的冲击,科研压力来自方方面面,同行竞争、基金赞助等等,无不要求科学家努力证明自己能够作出“改变世界”的“高影响力”研究,因此,即便科学家本人清楚知道自己研究的局限性和缺陷,但对外交流成果时,仍然会做出一些可疑的夸张表述,力求更多的认可,但这也为媒体的夸张性、误导性报道埋下隐患。


在科学传播过程中,如今媒体的作用与其说是建立科学家与公众沟通的桥梁,不如说是“包装”科学内容,随后“贩卖”给大众读者,言之,媒体的任务似乎是:“我们(媒体)能够将内容夸张到什么程度?”[4]


这一操作现在已愈演愈烈,我们每次在网络平台上读到关于某一科学发现,尤其是与我们健康息息相关的科研成果,报道从标题到内容时时刻刻提醒读者,大家读到的是“某某奖级别”的研究,“具有重大影响”“颠覆认知”。另外,要求快速出稿的科普记者迫于时间压力,或者缺乏科学背景,难以花时间认真阅读枯燥晦涩的研究论文,而是从其他新闻报道中摘取只言片语,不加以审视,引用到自己的文章中,无法做到对科研成果全面、客观、真实的报道,从而误导读者。


最后,作为信息接收方的公众,在阅读报道时很少会意识到其中内容经媒体精心修饰而成。报道中专家的言论常被视作不可辩驳的权威,很多情况下,公众并不会带着批判性的眼光阅读文章观点,又容易被文章提供的情绪引导,盲目接受。此外,大众还热衷于寻找与改善自己生活相关的科研数据。但事实上,将实验室内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还要接受真实环境的漫长考验,但摸透公众心理的媒体会直接忽略这一段,将成果一顿“炒作”,呈现出大众喜闻乐见的效果。


炒作科学成果,弊大于利


诚然,在社交媒体上交流科研成果有积极的一面,科学家能够快速、透明地交流科学问题,展开学术合作,许多优秀的科研成果也得以在第一时间与公众分享。[5]    


但是,炒作科学,夸大研究成果,却是弊大于利。让我们回到Harrington团队研究的新闻风波中,安全睡眠措施是现在医学界推荐的SIDS预防手段之一,可防止窒息。因此,无论生物标记物如何,这些措施始终很重要。以前,医生告诉家长如果采取适当的措施,可能预防SIDS;现在,家长听了Harringtong的话,他们会认为完全不是自己的错。


这才是危险之处,已经有些推文直白挑明:“你们看,这不是睡觉姿势的问题”“家长们放心了,可以让自己的孩子趴着睡也没问题”……但实际上,Harringtong团队研究并没有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存在(与胆碱能酶相关的)睡眠唤醒缺陷,那就需要强调出这点。但不知怎么,正如社交媒体世界常发生的情况,推特世界上的各种声音扭曲了一切。” Goldstein这样批评道。


所幸,后续报道经过重新编辑,强调了预防措施的重要性,删除了暗示这些措施已经过时的语言。BioSpace更新了自己的标题,更准确地反映了研究的实质,同时还增加了一句话澄清:尽管该研究做出了重大突破,但任何照顾婴儿的家长仍然应该遵守安全睡眠措施。


而悉尼儿童医院也在最初报道中添加了补充内容:“这些发现确实给未来带来了一些希望,但我们仍强烈鼓励家长继续遵循安全睡眠措施,包括让婴儿仰睡,不要让孩子的口鼻被遮挡,保证白天与黑夜安全的睡眠环境。”


但是,专家和临床学家还是担心新闻热度过后,家长们可能会错过这些修正信息,误认为不再有必要继续安全睡眠措施。即使情况并非如此,信息内容的反转所带来的心理冲击可能会削弱对未来SIDS研究的信任。


社交媒体的作用犹如一把双刃剑,科学家通过媒体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加深公众对科学问题的理解;而社交媒体激进夸张的报道可能会掀起一时热度,但同时也会扭曲公众的理解,甚至误导公众采取错误行为。而后一旦撕下夸张的假面具,结果往往三败俱伤。信任被破坏,要再次建立往往困难重重,对于科学也是如此。


注释

[1] 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diseases-conditions/sudden-infant-death-syndrome/symptoms-causes/syc-20352800#:~:text=%E5%A9%B4%E5%84%BF%E7%8C%9D%E6%AD%BB%E7%BB%BC%E5%90%88%E5%BE%81(SIDS)%20%E6%98%AF%E6%8C%87%E4%B8%80%E5%B2%81%E4%BB%A5%E4%B8%8B,%E9%9D%A2%E4%B8%B4%E9%A2%9D%E5%A4%96%E5%8D%B1%E9%99%A9%E7%9A%84%E5%9B%A0%E7%B4%A0%E3%80%82

[2]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ebiom/article/PIIS2352-3964(22)00222-5/fulltext

[3] https://www.the-scientist.com/news-opinion/did-researchers-really-uncover-the-cause-of-sids-70031

[4] https://theconversation.com/the-danger-of-overselling-science-57652

[5]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bo4606


本文受科普中国·星空计划项目扶持

出品:中国科协科普部

监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返朴 (ID:fanpu2019),编译:小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