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庆黄仁勋苏姿丰,三个华人聚首,“蠢蠢欲动”
原创2023-10-25 18:27

杨元庆黄仁勋苏姿丰,三个华人聚首,“蠢蠢欲动”

出品|虎嗅科技组

作者|齐健

编辑|王一鹏

头图|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联想正在酝酿推出AI PC概念,希望通过AI创新在PC和服务器生产业务中找到新的科技壁垒。然而,AI PC面临着云计算和硬件限制的挑战。

• 联想计划推出AI PC概念,以寻找新的科技壁垒

• AI PC面临着云计算和硬件限制的挑战

• 联想与英伟达合作,希望在AI技术中发挥优势,但受到禁运的影响

联想是谁?一直以来,它将自己定义为一家领先的“科技公司”,但其核心的PC、服务器制造业务,却常被外界认为缺乏技术创新。

 

一方面联想的核心业务遵循组装-生产-销售模式,更偏向传统制造业;另一方面,在研发方面,联想过去三个财年的研发投入分别为102.03亿元、115.17亿元、120.38亿元,平均投研比只有 7% 左右。相比之下,谷歌在上一财年的投研比约为14%,Meta 为21%。

 

或许也是因为其对外身份的争议性,联想的研发投入逐年上涨,对创新的重视度也在逐步提升。联想正在谋划作为一家科技公司应当具备的 AI 创新。

 

10 月 24 日,联想全球在美国德克萨斯的奥斯汀举办了 2023 年度 Tech World 大会,并在会上反复强调联想下一步将要推出的 AI PC 概念与“AI for all”战略,似乎想要通过生成式AI,在过度依赖供应链能力的PC和服务器生产业务中,找到新的定位和壁垒。

 

AI PC 概念是本次大会首次提出,但却不是联想第一次给AI划重点。

 

早在 2017 年,联想就提出过“All in AI”的口号,此后又有了由智能物联网(Smart IoT)、智能基础架构(Smart Infrastructure)、行业智能(Smart Vertical)组成的 “3S 战略”。

 

到今天,联想在“智能”这条路上已走过 6 年有余,也做出了一些成绩:2023年6月,联想 ISG(基础设施方案业务集团)公布,其 AI 基础设施业务的年度收入已突破20亿美元。

 

虽然增速不错,但作为一家全球性公司,20 亿美元的营收与当前全球 AI 基础设施的市场体量相比,仍不算多。国外调研网站Research And Markets在2023年5月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提到,2022年全球 AI 基础设施市场规模约336.6亿美元,2023年的市场规模预计为437.7亿美元。

 

在AI策略方面,联想还是希望稳健。”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虽然 AI PC 概念与以往联想提出的 AI 有很大不同,但联想不会激进行事。

 

在这次 Tech World 会议中,联想展示了 Moto AI、Cloud_LLM、Lenovo AI Now、Enterprise AI Twin、Public Foundation Model 等多款基于生成式 AI 的应用。


AI识别手语

 

据联想集团首席技术官、高级副总裁芮勇介绍,联想在 AI 大模型的研发方面将选择闭源和开源模型同步进行的模式,虽然目前也在推进模型自研,但不会大力投入研究参数很大的模型。

 

联想官方表示,这些应用目前都处在概念产品或测试阶段,部分产品会在未来一年内陆续发布。杨元庆在会后介绍说,联想的 AI PC 产品,应该会在 2024 年 9 月正式亮相。不过,杨元庆认为,今天看到、想到的使用 AI 的 PC ,与未来真正的“AI PC”未必是同一个东西。

 

AI PC是要绕开云?

 

一直以来,PC 都是以硬件+操作系统+软件的形式存在。

 

但从 ChatGPT 诞生以后,很多人认为 AI 将会很快取代操作系统,改变今天所有设备的交互模式。

 

然而,生成式 AI 从进入公众视野那一刻,就一直是“大模型绑定大算力”,一时间所有 AI 公司几乎都在谈论如何基于云端算力提供服务。而对于普通的个人、企业PC用户来说,要把基于云端的生成式 AI 当作操作系统,在现阶段并不容易。主流的大语言模型(LLM)在普通的个人、企业PC上,很难“离云”部署。

 

最直接的问题就是显存(VRAM)限制,主流的大语言模型多数都需要大量显存来存储模型参数、中间计算结果和梯度等。模型参数本身就可能占用数十GB显存,这还不包括运行模型时所需的额外资源。

 

此外,在算力、软件支持、功耗散热,以及硬件驱动和框架等方面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联想提出的AI PC,似乎希望给用户提供一个不完全依赖云端大算力的AI。

 

联想在Tech World上宣布,正在重点研究的用于域自适应(Domain Adaptation)的模型微调、轻量级计算的模型压缩和隐私保护等技术。可以在本地上建立知识库,利用设备或服务器上的数据进行推理,数据不上云,确保了隐私和数据安全。


三种基础模型:Public、Private、Personal

 

在AI PC的框架下,包含三种基础模型:Public、Private、Personal。即混合AI服务,结合公共大模型、企业级大模型和个人大模型,通过 AI 双胞胎为跨端、边、云的AI应用赋能。

 

虽然联想着重强调的是隐私保护,但把大模型小型化、离线化,对用户来说,保护隐私还有很多其他的好处。包括降本增效、提高即时互动,以及提高模型可解释性等。

 

在现场演示中,联想展示了 Public AI(可能是基于公有云的 LLM)和 Lenovo AI Now(AI PC)生成内容的对比,整体效果差异不大。

 

Public AI和Lenovo AI Now对比

 

在模型本地化部署方面,联想与同天隔空召开骁龙芯片发布会的高通所见略同。

 

高通最新发布的骁龙8 Gen 3,最大的升级就是可以在移动设备上运行生成式AI的AI引擎,据称,该款芯片上市初期将会支持20多种AI模型。

 

高通在这波大模型热潮中,一直强调模型本地部署的重要性。2023年9月召开的2023全球AI芯片峰会(GACS 2023)上,高通AI产品技术中国区负责人万卫星就曾提出:云端处理生成式AI的成本不断提升,未来云经济将难以支撑生成式AI的规模化发展。未来,丰富的生成式AI模型将在终端侧运行,让大众享受到生成式AI带给生活、工作、娱乐上的变革。

 

视频参加本次Tech World的高通总裁兼CEO克里斯蒂亚诺·安蒙则表示,高通正在推动可以在移动设备芯片上运行的小型化AI模型。

 

不过,对于当下的AI大模型产业来说,云计算仍是绝对的主力。AI PC 的芯片也很可能是CPU+GPU+NPU+DPU 的异构计算。杨元庆表示:“混合式人工智能将是未来的主流发展方向,跟混合云一脉相通。”

 

与“没有高端GPU”的英伟达深化合作

 

联想的这次活动邀请了两位来自芯片行业的重磅华人嘉宾:英伟达创始人兼 CEO 黄仁勋、AMD 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苏姿丰。

 

杨元庆的现场演讲可以说是,三个华人一台戏。

 

苏姿丰、杨元庆、黄仁勋(左起)

 

在现场,黄仁勋和苏姿丰分别与杨元庆宣布了各自的合作计划。其中苏姿丰还提到未来几个月中, AMD 将推出一系列新产品。

 

还没走出禁运阴霾的黄仁勋,则是与联想在高端 GPU 芯片之外,宣布了最新的 AI 合作—— Joint Hybrid AI Initiative(联合“混合人工智能”计划)。这项合作将“提供完全集成的系统,将人工智能驱动的计算带到从边缘到云的任何地方”。

 

换句话说,就是英伟达要做的 AI 芯片不会局限于英伟达今天的当家产品:A100、H100,或是A800、H800。

 

不过,这似乎也是无奈之举。

 

就在黄仁勋给联想站台的时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官网刚刚披露了一份英伟达递交的监管文件。此前美国商务部向英伟达下发的 GPU 芯片出口禁令,如今已经生效。

 

新规原本在公众征求意见 30 天后生效,但仅过了 6 天,美国政府就取消了豁免期,涉及英伟达A100、A800、H100、H800 和 L40S 产品的对华业务均将因此停摆。

 

外媒 Wccftech 的一篇文章中提到,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最近接受采访时表示:英伟达尊重美国将国家利益置于商业之上的决定,并将遵守新实施的政策。英伟达的目标是快速拓展全球市场,同时也希望满足其在中国的成熟客户的需求。

 

中国成熟客户的需求,就是用高端 GPU 满足生成式 AI 的需求。那高端 GPU 不让卖了,怎么办呢?

 

只能暂时转向其他业务。

 

在这次 Tech World 上,杨元庆通过一款基于 NVIDIA Drive Thor 生成的车用人工智能产品引出了与英伟达的合作。并着重提了一下车载的人工智能对未来的意义。黄仁勋表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就是交通,英伟达对此非常重视。

 

事实上,英伟达在自动驾驶方面的业务,近年来在中国一直表现不错。除数据中心之外的游戏、专业可视化等领域,也都与中国企业有着长期合作。

 

突如其来的禁运,势必打乱联想与英伟达的合作规划。据杨元庆介绍,英伟达与联想有 25 年的合作历史,从高端 GPU 到游戏卡,业务结合很深。过去几年中,联想每年要在英伟达花 10-20 亿美元。

 

 “作为全球化、国际化企业,不管在哪做事,我们都合规。不管对哪国法律,我们都合规。联想也会在合规的前提下,满足各个市场的需求。”杨元庆对虎嗅表示,“对于任何芯片和设备厂商来说,中国市场都是重要市场。芯片厂商会在合规的条件下,尽量满足市场的需求。”

 

此次黄仁勋与杨元庆一同宣布的“混合AI”战略,似乎是在高端显卡禁运背景下,英伟达为了不脱离中国市场,提出的权宜之计。但对于求“芯”若渴的联想与英伟达客户来说,短期内恐怕也很难买账。

 

不过,对于英伟达和联想来说,跳过高端 GPU 服务器,回归个人和企业终端设备市场,在传统优势赛道中发挥 AI 技术优势,或也是在 AI 热潮和云计算大战中的上佳之选。

 

AI 带来的行业洗牌

 

在联想的这场 Tech World 上,AI 反复出现。每个环节,每个概念都会提及 AI。

 

甚至在 Moto 发布的最新柔性屏手机中,没有过多提及屏幕技术,或是手机的其他性能,而是重点提到了 AI 可以“让手机像它的外形一样适应用户的需求”

 

拍照生成服装风格的图片

 

其实从市场竞争的角度看,联想并不是第一个要将 AI 落到个人、企业的本地环境中的 PC 厂商。早在 5 月,戴尔就曾宣布了与英伟达在生成式 AI 方面的类似合作—— Project Helix。而联想的 AI PC,截至到目前只停留在概念层面。技术在研发中、产品在测试中,很多产品甚至连名字都还没完全确定。

 

“任何新技术、新模式的出现,都会推动竞争格局的转变。”在谈及 AI 是否会改变 PC 行业竞争格局时,杨元庆认为抓住 AI 的机遇非常重要,“行业每天都在变化,我们最早做 PC 的时候,竞争对手是国产品牌,但今天就完全不一样了。”

 

在如今的 AI 变局中,生成式 AI 的革命势必带来一场大洗牌,打乱市场格局,甚至划出新的起跑线。

 

据一些接近联想的经销商透露,联想的笔记本电脑和正在筹划中的智能PC,已经把华为看作假想敌

 

随着华为智能手机业务出现滑坡,业内出现了一些声音认为,华为很可能会将消费端业务中心从手机转向智能 PC。如果成真,那么在这场竞争中,华为不仅有强大的供应链支撑,还有鸿蒙操作系统,以及盘古大模型体系,很可能会给 PC 市场格局带来不小的冲击。

 

AI 俨然已经是未来三年中联想最为重视的业务,联想集团 ISG(基础设施方案业务集团)的下一阶段战略中,已经明确了未来三年将追加投资 10 亿美元,以加速全球企业的 AI 部署。杨元庆认为:“10亿美元还远远不够。”

 

围绕 AI PC 坚持的投入,或许有机会让联想看起来更像一家科技公司。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