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靠习惯提升自我?
2023-11-09 22:06

如何靠习惯提升自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作者:李睿秋Lachel,原文标题:《对我帮助最大的三个习惯》,题图来自:《雨果》

文章摘要
本文介绍了作者在提升自我方面的三个习惯,包括多想一步、以自己为主和自己动手。这些习惯能够帮助我们深入思考、主动获取知识,并提升我们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多想一步,不满足于现成的答案,深入思考问题背后的原理和机制

• 以自己为主,主动选择和筛选信息,从而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 自己动手,通过积累和解决问题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经验

经常有读者问我:我在写作上有没有什么独特的秘诀和技巧?其实,哪有什么独特的秘诀呢,所有的方法,我都在写作课里讲得很清楚了,没有任何藏私。


但如果说对我的写作帮助最大的一点,那我想可能就是“多想一步”。


举个例子:很多类似的文章讲科普,讲心理,分析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但它们可能都是归结到某种理论或效应就停止了,可能就向你解释一下这个理论,告诉你是这个理论导致了这些现象,然后就没了。


但我会多想一步。我会去问:为什么会有这个理论呢?支撑它存在的机制和内因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这些现象的?这中间的逻辑推演是什么?


同样,别的文章可能会向你分享一些方法,但可能局限于讲解这个方法,然后就没了。但我会多想一步。我会去问:这个方法为什么会奏效?它背后的原理是什么?如果我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去使用,我可以如何调整它?


比如,一般的文章可能会停留在“要自律”“要保持好奇”“要劳逸结合”,等等。但我不会满足于此,我会去思考:自律的本质是什么?好奇心的机制是什么?如何才是有效的劳逸结合,为什么?


再比如,讲一个方法,我可能会花很多篇幅告诉你:这个方法的原理是什么,我自己是怎么做的,我的感受和建议是什么 —— 有时候,你可能会发现这些步骤跟别人讲的不太一样,因为那是经过我加工和试验的结果,而不是照搬现成的方法。


所以,你会发现,我的文章非常注重“原理”。哪怕是一个简单的断言和结论,我也会加一句“为什么呢?”“它的本质是什么呢?”—— 这已经成了一种下意识的习惯。


这也是我不得不把文章写得比较长的缘故,因为要把这些东西讲清楚,篇幅就势必不可能太短。


1


前几天在群里也有学员提问:我为什么要知道原理呢?比如学习冥想,难道我为了冥想这件事要专门研究原理,才能冥想吗?我只这样做不关注原理又会带来什么问题呢?


我是这么回答的:


如果不去了解冥想的原理,很可能会导致你做错了自己还不自知。反过来,如果大致了解了冥想的原理,你就会知道怎么样才是正确的,自己有没有做错,对自己有没有帮助。


比如老师可能会跟你说,你要按照什么步骤来,产生什么感觉就是对了,产生什么感觉就是错了。但每个人的感受都是千差万别的,你的感觉不一定跟别人相同,老师的语言也不可能完全把他的感受复制给你。如果你不了解原理,就只能机械地照搬老师的指示,那么很可能就会让自己的方向有所偏差而不自知。


反之,一旦你知道了原理,再加上老师的指导,你就很容易结合原理来反推自己的实际感受,知道自己做得对不对,对自己有没有帮助。你才算是真正懂得了这项技能,而不是只是在模仿别人的做法。


这就是“多想一步”的价值所在。不去思考原理,你就只能停留在复制和模仿,那么这个东西就永远都不是你的。


你了解到一个观点,心满意足地停下来,不去深究,那么你真的懂了这个观点吗?并没有。你只是知道了它,可能当你碰到相同的场景时,你能够立刻说出“这就是XXXX!”但如果场景变换一下,你还能立刻联系到这个观点吗?可能就很难了。


同样,当你引用这个观点时,你是在表达你自己的知识吗?其实不是,你只是在“转述”别人的话而已。别人的话从他的意图到你的认知,这个过程中必定会有许多信息丢失和被误解,也可能存在一些谬误和错讹,但它们可能就会被你“原封不动”地转述出来,因为你很难去鉴别。


因此,为什么许多人在引用某个理论、说明某个问题的时候,都显得有些生硬,甚至有些生拉硬扯、徒具其形?很可能的原因是:他们并不真的理解这个理论,而只是把理论和对应的场景,做一个连连看而已。


什么情况下,我们才算是真正懂得了一个观点?只有当我们去拆解它,去思考它为什么是这样,它是如何被论述、被证明、被揭示的,它背后的原理、机制和逻辑是什么时,我们才能真正把它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一旦我们去探究它的原理,把它拆散、消化,那么它的“形”就不再重要了。它的营养已经被我们吸收,内化到我们的认知里。我们可以用完全不同的话把它讲出来,用它去解释不同的场景、现象,分析不同的问题……


2


这一点对我最大的帮助是什么呢?不仅仅局限于写出更好的文章,而是为我提供了一个更广泛和深入的视角。


很多时候,你对一个问题追根溯源,也许到了某个点,你得到了一个回答,就心满意足地停下来了。这样也不坏。但如果你继续进一步去追问,你迈过这个点,踏入它背后隐藏起来的一道门扉,你可能会发现:


原来它的后面还有如此广阔的天地。原来还有这么多的东西,是我可以去探索的。


这种感觉就像什么呢?你在一条路上走着,你以为走到尽头了,但转过一个拐角,你发现路在你面前延伸开来,伸向无垠的远处。而在你前方,还有许许多多的路互相连接、交叉,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体验:对一个问题往深处挖掘,你可能会触及它更加底层的某些机制,这些机制可能是什么呢?可能是大脑的底层原理(神经科学),可能是人性的基本内核(心理学),可能是社会运转的一般逻辑(社会学、经济学、组织行为学……)……


它们就像藏在这个光鲜亮丽的世界底层的“引擎室”一样,由各种各样的管道、连线、机械组成,不起眼,但却左右着这个世界的运转和呈现。


尤其是,当你碰到一个新问题,追问;又碰到一个新问题,继续追问……你也许会发现,许多看起来可能并不相关的问题,它们在底层居然是共通的,跟同一套机制相关。


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感受。你会感到:这个世界在你面前,又揭开了一点点神秘的面纱。


这也就是我常说的“把许多个点突然间连接成网”的快感 —— 你可以用许多词语去描述这种感受:顿悟、豁然开朗、aha moment、灵光一闪……都是一样的。


它的实质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把多个现象组合起来,通过研究它们之间的共性和关联,抽象出一套共通的模式。这套模式不但可以解释每个孤立的现象,还可以预测新的现象的产生。从而,让你的认知产生一个飞跃和升级。


有一句话叫作“世间万物都是互相关联的”,这句话我很喜欢。它很对,但需要加上一个限定词,那就是:


从底层看,世间万物都是互相关联的,没有孤立的知识点存在。


3


因此,一个可能有用的建议就是:不要局限在简单的、别人直接给你的答案上面,试着多想一步,多走一步,去问一问:它背后的原理是什么?它的本质和内核是什么?


未必很快就能找到答案,但你不妨把这个问题放入笔记或清单里,把它作为自己后续阅读、学习和思考的一个方向,带着这个问题去进行主题学习。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感觉读了很多文章和书籍,却什么也没学到,原因往往就在于:我们只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让它们从脑海中掠过,给大脑带来一阵阵“啊,原来是这样”的战栗。


但这些信息过去就过去了,除了带给我们一瞬间的欢愉之外,并没有真的被我们留住。


想要真正让自己学有所得,最好的方式,是让自己始终带着问题去学习,始终紧扣住自己脑海中的那根主线,始终问自己:我想知道什么?我想解答什么问题?我想从里面得到什么?


对我来说,读书并不是读书,而是“从一本书里面检索我想要的信息”;看视频也不是看视频,而是“从视频课程里找到能解决我问题的知识点”。


这就是我常说的一个理念:“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一个问题的答案,未必在某一本书里,而是可能在好几本书、好几篇文章、甚至在跟别人的问答和交流里面。不要让自己的思维被信息的载体局限住,而是以它为主导,去检索、筛选和提取自己需要的信息,纳入自身的视野里。


在这个视角里,无论是书籍、视频,抑或是与别人的对话,其实都是信息的载体。重要的不是它们本身的形态,而是它们所承载的信息。


4


你会发现:“多想一步”跟“以我为主”是紧密相关、不可分割的。


多想一步,意味着你不满足于当前的答案,不满足于别人为你提供的、现成的结论,你希望走得更远一点、更深度一点。这就必然需要考虑一个问题:再深入一点,可能就没有现成的答案和指导了,你要用什么为自己指引方向?


“以我为主”的回答很简单:以自己想解决的问题为主,以自己想探索的思路来指导方向。


很多人觉得学习是无聊的、学习是枯燥的……其实症结可能就在这里。他们的学习,往往是被动接收写在书籍上面的信息,原封不动地死记硬背别人告诉自己的观点……这样当然是无聊的,因为你并没有真正参与其中。


一旦你转变思维,把学习变成“主动去解决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学习还会枯燥无聊吗?不会了。


你会发现,你所有为了学习而付出的时间和精力,都不再是看不到的 —— 它们就像装上了一根进度条,你能清楚地看到:自己朝着问题A又前进了百分之多少,距离解决问题B又更近了多少……


这就像把学习变成了一个游戏:你自己给自己设置了一系列任务,一步步去探索、尝试、闯关打怪……每成功解决一个任务,都会得到奖励(增长知识)和成就(满足感与成就感)


而完成任务的路径是自由的:你可以自己选择感兴趣的问题,主题学习的渠道和方式,自己去掌控进度。这可能是目前最自由的游戏,都无法给予你的。


所以我在《打开心智》的后记中提到:我日常的娱乐就是学习研究。这个不是开玩笑的,是真的很好玩。


5


当然,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问题了:怎么做?


这就需要聊到第三个习惯了:自己动手。


举个例子:碰到一个不认识的新概念,一般人可能会问别人,或者搜索一下百科,了解它是什么意思,然后就没了。在这个过程中,除了知道了这个概念本身,有其他的积累吗?没有的。


但我可能会搜索这个概念,找一找有哪些书籍、文章提及它,有哪些学者研究过它,它有哪些比较重要的成果和理论……


那么,经过这个过程,我不但了解了这个概念的含义,更重要的是,我积累到了一系列有用的信息渠道。我找到的书籍,刊登文章的网站,学者的博客和社交账号,讲述这个概念的综述……都可以积累起来,成为我以后了解和学习其他知识的渠道。


下一次,再学到一个新概念,再次重复这个操作,不过这一次的时间分配可能就会变成3:7。30%通过这些旧渠道搜索,70%继续去探索和积累新渠道……


就这样,一步步地,对这些渠道去芜存菁。经过多次的筛选,最终留下来的渠道,基本就是对我比较有用的、能够用来查阅资料的渠道。


并且,由于我已经多次检索过这些渠道,我会对每个渠道的内容调性和方向都有一个大致的了解。那么,当我想了解一个新知识点时,就能更快地知道,我应该去哪个渠道找资料,怎么找会更高效。


这就是一个管理自己信息渠道的过程,也是主动去获取、搜寻信息的过程。


它依赖的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就是不要做“伸手党”,而是自己动手,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积累,最终形成自己的“资源”。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要不断筛选信息、判断信息的价值和可用性,你的阅读和摄取能力也会得到极大的加强和提高。


短期来看,这样可能很麻烦;但长期来看,这才是对自己真正有利的习惯。


6


当然,上面这三个习惯,都需要一个最基本的前提:时间。


你得有时间,才能多想一步,才能以我为主,才能自己动手。


所以,这本质是一个什么问题呢?是一个价值取向和优先级判断的问题。你觉得它们重要,就可以抽出时间去做;觉得不重要,就没必要这样做。选择权在每个人手上。


我的建议是:先对自己的时间和日程安排做好分析规划,从自己的业余时间里面,划分出一块专门的“学习时间”。再利用这个学习时间和每天的碎片时间,来安排自己的行动。


你需要做的是什么呢?大致就是下面这些:


  • 在每天的生活和工作中,碰到一个感兴趣的问题、现象和知识点时,不妨多想一步,问一问自己:为什么?


  • 把这个问题记在一张专门的清单上,在通勤、休息等有空闲的时候,拿出来让自己想一想,让大脑转动一下。有了什么收获和心得,就及时记下来。


  • 碰到感兴趣又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抽空去找对应的信息渠道,比如网页、书籍、文章……开一页关于这个问题的笔记,把你收集到的信息渠道放进去。


  • 抽空去阅读里面的内容,以解答自己的问题为主,不需要过度精细,更不需要每篇文章、每本书都读完,找到跟问题相关的信息就好。


  • 把你阅读过程中的想法记下来,放在这页笔记里,日积月累,让它慢慢生长、丰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对其进行总结提炼,提炼出你对这个问题的大致理解和结论。


重复如上步骤,一步步充实和提升自己。


深度思考并没有那么难,很多时候,也许只是需要多想一步,多做几个小习惯而已。


总结一下:


习惯1:遇到感兴趣的问题,不要只是停留在现成的、表面的回答上,而是“多想一步”,多问一句为什么。


习惯2:面对世上浩如烟海的信息,始终紧扣脑海中的主线,“以我为主”,从自己出发去筛选和提取信息。


习惯3:不要做伸手党,而是“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磨炼自己的能力,积累自己的经验。


这是这么多年以来,对我帮助最大的三个习惯,也希望它们能同样对你有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作者:李睿秋Lachel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