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创新者的窘境:企业如何应对破坏性技术
2018-02-07 18:30

创新者的窘境:企业如何应对破坏性技术

文章所属专栏 从破局到增长指南
释放双眼,听听看~
00:00 13:37

 

《创新者的窘境》是一本写于1997年的书,但书中有关创新的理论并没有过时。


本书作者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是哈佛商学院教授,当《创新者的窘境》英文版出版时,他还只是位助理教授,而此书一出,他一下子就火了,被人尊称为“创新大师”。


今天,主要从两个方面,给大家分享这本书。


第一部分 创新者的窘境

 

一、什么是“创新者的窘境”


西尔斯公司,几十年间被认为世界上管理最灵活的企业。在它的黄金时期,西尔斯的销售额占全美零售的2%以上。该公司率先进行的多项创新,对当今最受推崇的零售商的成功起了至关重要的借鉴作用,这其中就包括供应链管理、店铺品牌、目录零售和信用卡销售。《财富》杂志曾经赞美西尔斯是卓越的龙头企业,公司的每个人都做着正确的事。


这样一个卓越的龙头企业,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忽视了折扣零售和家居中心模式的出现。以至于后来在目录零售大行其道的时候,西尔斯公司已经无缘参与其中。在1992年的时候,西尔斯已经亏损13亿美元,成为投资者的心头之痛。


实际上,折扣零售和家居中心这些新型市场营销模式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出现的,这时候,西尔斯公司正受到各界潮水般的赞誉。这家被誉为世界管理最好的企业之一的公司,在其最繁荣的时期,没有关注这种新的营销模式,以至于后来前途尽毁,丧失了领先地位。


这不是个案,类似的故事一直在上演。以计算机行业为例,大名鼎鼎的IBM公司曾主导了大型计算机市场,却长时间忽略了技术上更为简单的微型计算机的崛起,以至于丢掉微型计算机市场。

 

微型计算市场的领导者——数字设备公司,也是管理良好的企业,却在鼎盛时期,没有注意到台式个人电脑的趋势,导致丢掉了台式个人电脑的市场。


施乐公司,曾长期统治复印机市场,它生产的普通纸复印机曾被广泛应用于复印量较大的大型复印室,但是,它却错过了小型台式复印机市场带来的发展机遇。


这些管理良好、不缺人、不缺钱的大企业,在重大的技术创新面前,总是反应慢半拍,并因此导致了企业的失败。这种现象,被称为创新者的窘境。创新者的窘境实际上就是大企业在面临重大技术创新时,无法适应,这种情况真的很窘,所以叫创新者的窘境。

 

二、 大企业为什么会失败?

 

2007年,苹果推出第一款智能手机之时,诺基亚仍然如日中天,占据全球手机市场的40%,净利润72亿欧元。但是,仅仅六年之后,这家手机市场的巨无霸竟然以区区54亿欧元的价格卖给了微软。


更吊诡的是,诺基亚其实早在1996年就研发出了智能手机,它比苹果还早三年掌握了触屏技术,甚至在2007年的时候,在智能手机市场,诺基亚还曾占据半壁江山。


为什么功能机时代的霸主,最早拥有智能手机技术,甚至在智能手机早期市场中也曾占据优势的诺基亚,却抓不住新市场爆发的机会,反而城池尽失,毫无还手之力?


要了解这个原因,首先要搞懂两个词的意思。第一个词叫延续性技术创新,第二个词叫破坏性技术创新。


所谓延续性技术创新,就是对“原有技术的改良”,是在原来的技术轨道上的创新。


所谓破坏性技术创新,就是对“原有技术的颠覆”,它不是在原有技术轨道上发展的,而是换了一个技术轨道。


顶级的大企业,不是不喜欢技术创新,相反,他们一直在引领技术创新。诺基亚曾经有5万名员工,三分之一的人从事技术开发,他们在全球12个国家有44个研发中心,1998年的研发费用占全年销售额的8.6%,也就是13.5亿美金,并且这个比例每年都在加大,这保证了诺基亚对于新技术的快速反应。像手机换壳的概念、手机铃声的下载、手机拍照功能、屏幕保护的新应用,都是诺基亚率先使用的,不过,诺基亚这些创新的却是延续性技术创新,也就是说,他们一直在延续和强化原有的产品性能。


一旦出现了颠覆性技术创新,大企业往往一开始意识不到新技术的颠覆性。因为新技术的脸上又没有写着颠覆两字,而一旦他们意识到了新技术的颠覆性,时机却已经失去,再追也追不上了。


这是大企业失败的直接原因,直接原因的背后还有根本原因,因为这种事情一再的发生,意味事情背后有深层逻辑,作者克里斯坦森通过对硬盘行业几十年历史的研究,总结出了以下原因:


  1. 新兴市场不能满足大企业的增长需求。“破坏性技术”刚出现的时候,性能远远低于主流市场的成熟成品。这时候,由“破坏性技术”形成的新兴市场,是一个规模小,利润率低的市场,根本无法满足大企业的财务目标和增长需求。


2.被客户带沟里了。其实,破坏性技术,往往是由大企业的技术人员率先发明的,因为大企业不差钱,可以在研发上投入很多。但是,一旦破坏性技术被研发出来,进行市场调研的时候,客户通常会说自己不需要这个东西。因为“破坏性技术”太超前了,客户根本不知道怎么用,想不到自己需要它。

3.组织结构决定了它的局限性。在大企业,干啥都需要做PPT。对于采用破坏性技术的产品来讲,一开始是不知道目标用户是谁的,也不知道能卖掉多少。在这种情况下,项目很难通过内部审核。

 

第二部分 如何避免“创新者的窘境”

 

一、价值网络理论


什么是价值网络?可以理解成产业链。我们以图书出版行业为例。一本书的出版,大概需要以下六个环节:作者写稿——编辑加工书稿——排版设计——造纸厂提供纸张——印刷厂印刷书籍——新华书店或网店销售。


这六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可以是一个企业。作者相当于个人企业;编辑加工书稿的是出版社的工作人员,出版社也是企业;排版设计的工作室,也是企业;造纸厂是企业;印刷厂是企业,新华书店或者网店都是企业。


这个产业链,就是出版行业的价值网络,出版有关的企业都在这个价值网络里面提供产品,获得利润。虽然有些大企业可以把这六个环节都做了,但是大部分企业,都只做价值网络的一两个环节。

 

当企业处在价值网络的时候,就意味着你的利润,就来自于这个价值网络,来自于这个价值网络里的客户。


比方,你是印刷厂,你的利润就来自于出版社的印刷业务。如果印刷厂想提高利润,通常情况下办法有两步:第一步是获取更多的来自于出版社的订单,第二步是通过技术创新或者管理创新提高产能。

客户决定了你的利润,利润决定了你的创新方向,所以,印刷厂的创新,基本上只能是以提高产能为目标的创新。


但是,有一天,出版社说,他不出纸书了,他现在出版电子书。作为印刷厂,就傻眼了,因为你的机器只能印刷纸书。你当初为了服务好出版社客户做的一切创新,在电子书成为主流产品的时候,就用不上了。


印刷厂为什么不能提前布局电子书呢?其实,提前布局也没有用。因为,你提前拿着电子书技术去找出版社,问它需不需要这方面的业务,出版社会告诉你,不需要。纸书的利润那么高,电子书没人看,你给我推销这玩意干嘛?


这就是,企业处在价值网络里,受到了价值网络的限制,使得它只能进行延续性技术创新,而不是颠覆性技术创新。

 

二、大企业如何避免“创新者的窘境”

 

当我们知道了大企业是如何失败,自然就能找到避免失败的办法。主要有三点:


  1. 不要迎合用户的需求,而是要引领需求


用户调研坑苦了甚至坑死了不少企业,这样的案例实在太多。用户需要的不是25寸的钻头,用户需要一个25寸的洞。


几年前,联合利华进行了一项消费者调研,他们访问了一些忠实的消费者,让他们给梦龙冰淇淋提意见。很多人反馈说,当咬这种有着巧克力脆皮的冰激凌时,会有巧克力皮掉在地上或是落在衣服上,非常令人困扰。于是梦龙的食品开发团队便通过调节配方,使得巧克力皮能更好地黏在里面的冰激凌上。当这个改良后的新产品上市后,销量不增反降。


开发团队百思不得其解,不是解决了消费者最大的困扰吗,怎么销量还下降了呢?后来,梦龙团队发现,就是因为脆皮裂开时发出的“咔嚓”声消失了,导致消费者不喜欢了。


这个“咔嚓”声是梦龙冰淇淋的标志性特征,增强了对巧克力脆皮的感觉。消费者本身意识不到这一点,也就没法告诉市场研究人员。后来,梦龙把配方调整回去,以确保这“咔嚓”声清脆响亮。然后销量又上来了。


2.在公司现有系统之外成立一个独立机构,负责破坏性创新


庞大的组织系统决定大企业没法像中小企业那样灵活。所以,几乎所有在企业内部推行破坏性技术创新的企业都失败了。


而那些成功跨越鸿沟的大企业,都是创立了一个独立机构。用这个独立机构,去探索新机遇,才有胜算。


惠普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成功地把激光打印变成了一项庞大的业务,惠普在这项技术上建立了绝对的市场领先地位。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喷墨打印技术出现了。到底是喷墨打印更有前途还是激光打印更有未来,专家们各执一词,惠普自己也不知道。


这个时候,惠普决定,在华盛顿州成立了一个独立的部门,专门负责喷墨打印机的开发。喷墨打印机部门按照自己的方式运营,去探索一个独立于主流市场之外的新兴市场。


后来,个人台式电脑出现,喷墨打印机业务开始有了一个大市场。而惠普因为自己较早地设立了一个独立的部门做这项业务,才没有给其他积极参与喷墨打印机市场竞争的企业(比方佳能)留下机会。


3.破坏性技术不是规划出来的,也很难预见,只能抱着学习的心态进行实验


如果大公司事先知道某个技术会是破坏性技术,那么就没有小公司的事儿了。正是因为破坏性技术很难被预见,所以才给了许多新创公司和中小企业逆袭的机会。


大企业要尽早开始行动,但是不要在第一次就用尽所有的资源,因为很难在第一次尝试中就做对所有的事情。在对破坏性技术进行商业化开发时,将最初的努力看做是学习机会,不怕失败,关键是通过尝试,获得相关数据,然后进行调整。


三、如何评估机构的能力与缺陷

 

当管理者安排人员开展重大创新项目时,总是出于本能将任务的要求与候选人的能力进行匹配。有能力的承担开展重大创新项目的责任,这是对的。但不幸的是,大部分管理者只考虑了候选人的能力,却没有认真考虑机构本身是否具有完成重大创新的能力。


是的,机构本身也是具有能力的,机构并不是一个空壳。机构的能力也决定了它能否适应重大变革。

在克里斯坦森看来,机构的能力主要有三个方面:资源、流程、价值观。


资源是影响机构能力最直观的一个,这其中包括人员、设备、技术、品牌、现金、经销商网络等,资源通常表现为事物或者资产的形态,它们可以被使用、购买或出售,可以升值,也可以贬值。在评估机构是否有能力实施重大变革时,管理者首先要确认资源配备情况。


流程是影响机构能的第2因素。在员工将资源投入,转为为产品的过程中,机构也随之创造了价值。在实现转化过程中的沟通、协调、决策、互动就是流程。流程不只包括制造过程,还包括产品开发、采购、市场研究、预算、员工发展、资源分配的过程。流程是为了解决特定任务而存在,它也定义了完成某项特定任务的能力。有许多企业,之所以不能完成重大变革,流程就起到了很大的阻力。


价值观是影响机构能力的第3因素。价值观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决定哪些事情该优先做的问题上,价值观也能发挥作用。一个企业越大越复杂,就越要求价值观统一,学会遵照企业的战略方向和业务模式,来自主确定决策的优先级。比方一家企业的成本决定了它必须实现40%的毛利,那么,这将从中演化出一种价值观,那些无法实现毛利40%的业务构想,会被扼杀在萌芽里。这就意味着企业无法成功实施针对低端市场的商业化项目。


麦肯锡公司,每年有上千名MBA毕业生加入,每年也有上千名员工离职,但是麦肯锡仍然能年复一年的高质量完成工作,这就是因为它的核心能力根植于流程和价值观当中,而不是仅仅依赖于资源,这就是机构的能力。


在市场不发生大变化的情况下,这种机构的能力对于机构是一个好事。但是,一旦创新颠覆性创新,这种根植于流程和价值观的机构的能力就会成为变革的阻力,改变起来异常困难。


正是由于这样的情况,如果评估得出机构的能力不适应执行新任务时,机构通常采用下面三种办法:


1. 收购另一家流程和价值观与新任务匹配的公司

2.试图改变当前机构的流程和价值观

3.成为一个独立机构,在这个独立机构内形成匹配新任务的流程和价值观


对于通过收购来壮大能力的企业,一定要懂得,如果被收购公司的流程和价值观是其获得成功的真正驱动力,那么,收购方的管理者千万不能把其合并到母公司中,不然就会让被收购公司的原有流程和价值观化为乌有。


如果在内部改造企业的流程和价值观,这个难度非常大,几乎鲜有胜绩。由于流程本身就是针对业务的,旧流程无法引导企业进入不确定的新市场。如果为了应对新市场,再造一个新流程,相当于企业同时运行两套完全不同的流程,这种难度比较大。


通过分支机构创造新能力,是传统企业应对新业务普遍采用的方式,也是胜算最大的一种。这种方案必须要确保分支机构的独立性,不只是形式上的独立性,而是是否独立于常规的资源分配流程,否则,难度也很大。

 

四、案例研究:电动汽车如何应对破坏性技术

 

20世纪初,电动汽车在竞争中输给了汽油动力汽车。自那之后,电动汽车就一直徘徊在传统汽车市场的边缘。但是,后来,人们越来越发现电动汽车可以减少污染,对电动汽车的研究开始升温,一些政府也开始鼓励电动汽车的发展。


如果我是一家电动汽车生产企业的老板,我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提出一系列问题:我认为电动汽车在市场上获得成功的概率有多大?除了政府支持外,电动汽车是否能对汽油动力汽车构成真正的破坏性威胁?企业能否实现赢利。


经过研究,我发现,电动汽车显然是一种破坏性技术,我需要按照破坏性技术的发展方式来开展新业务。


首先,我承认,电动汽车在初始阶段不可能被市场所接受,因为它不能满足市场对于性能的基本要求,参与这个项目的人都了解。尽管对于市场在哪儿,我们毫无头绪,但是,我们能确定的一件事是,这个市场不会是当前成熟的汽车市场。我们的任务是,尽快找到一个能使用电动汽车的市场。


在寻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明确一件事,我们事先的假设,可能都是错的。我们只能通过进入市场,通过测试和探索,反复尝试,才可能真正的认知。这是一个学习计划,我们必须为错误做好准备。


其次,我们指导工程师设计的第一款电动汽车,设计理念以简单和便捷为主,并且能以较低成本对于汽车的功能和外形进行变更。也就是说,一旦卖不动,我们可以把车低成本的换个形状或者增加点功能,以便继续进行测试。


第三,成本必须控制住,因为我们的价格必须便宜。所有颠覆掉主流市场的产品,一开始都是价格便宜才让一部分有人试试看的冲动。


第四,破坏性技术会重新定义渠道,这已经成为一个定律。所以,电动汽车,不要试图运用原来的经销渠道,而是要想着寻找一个新的渠道。


上面的四点,是作者列举的破坏性技术产品电动汽车开发市场的策略性思考,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启发。

 

到这里,我们这本书就讲完了。这本书看上去写了很多内容,实际上,核心内容也就这些,因为企业发展不需要特别复杂的工具,因为一复杂,就不具有了操作性。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