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财报案例篇-李嘉诚】李嘉诚今生无意赚更多钱,买他家股票有意思吗?
2018-02-09 08:00

【财报案例篇-李嘉诚】李嘉诚今生无意赚更多钱,买他家股票有意思吗?

文章所属专栏 财报透露的真相
释放双眼,听听看~
00:00 08:33

2015年1月9日,长实(00001)及和黄(00013)联合发布公告,将分三步对李嘉诚家族庞大资产进行重组,并同时将公司注册地从香港变更为开曼群岛,即所谓“迁册”。


坊间解读,李嘉诚这是要告别中国市场了。甚至有舆论以此为信号,认定李嘉诚这是在唱衰中国经济。


这年9月15日,新华社“瞭望智库”专家发表文章《别让李嘉诚跑了》,文中称:“于李嘉诚最近二十年在中国获取财富的性质,似乎不仅仅是商业那么简单。众所周知,在中国,地产行业与权力走的很近,没有权力资源,是无法做地产生意的。由此, 地产的财富,并非完全来自彻底的市场经济,那就不能想走就走。”


一时间,这篇雄文成了街头巷尾热议的谈资,以至于6天后,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文章《对李嘉诚 与其挽留不如目送》, 其中高风亮节的写道:“市场经济本就是多元经济、流动经济,有人走、有人来,有人看跌、有人看涨。只要中国深入推进改革、坚定完成转型、保持市场活力,就不用担心李嘉诚之后没有资本进来。”


可不管怎么看,李嘉诚这重组都干系重大啊。


其实不仅是港人,整个华人世界都想知道李嘉诚为什么要“折腾”这一遭重组?“迁册”开曼是否意味着看淡香港未来?


笔者今天这篇文章,就想回答一下如上两个问题,顺便也跟各位探讨一下李嘉诚的投资观和财富观。


先说一点结论吧,买股票别跟着李嘉诚跑,人家李嘉诚可是把股价看得很淡的。至于为什么?您看了全文,就明白了。


李嘉诚退休前最想解决的问题

 

根据联合公告,重组将主要分为“长实重组“、”并购方案”、“分拆上市”三个步骤。

 

第一步,重组长江实业集团(00001.HK)。根据重组方案,长实现有股东按1:1将长实股票置换为“长江和记实业”股票(注册地在开曼群岛的新公司)。“长江和记实业”(以下简称长和)股票将在香港主板上市,在实质上替代了原来的长实股票(换回的长实股票将被注销)

 

第二步,长和以换股方式收购和黄及赫斯基(注册地在加拿大的能源公司),和黄及赫斯基股东分别按0.684:1、1.376:1换取长和股票,成为长和股东。

 

第三步,长和分拆地产业务上市,将旗下房地产业务打包成一间独立公司——长实地产集团(注册在开曼群岛的新公司)。长和股获配“长实地产”股票,以“介绍形式”(即不进行IPO发行)于2015年6月3日在香港主板上市,代码01113.HK。同日,上市37年的和黄(00013.HK)正式告别资本市场。

 

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江实业与李嘉诚旗下另一间上市公司和记黄埔(00013.HK)之间的业务有重合、有关联,长实还持有和黄49.97%股权。重组前架构见下图:



即便以“李超人”的名望,香港投资者对“长实+和黄”架构并不买账。2014年长实集团净利润546亿港元。2015年重组前市值在3000亿港元一线,市盈率不到6倍。

 

更离谱的是,2014年末长实集团净资产达4060.47亿港元,比市值高出1000亿港元。“长实+和黄”架构被资本市场打了“75折”。这是李嘉诚退休前最想解决的问题。

 

重组完成后“长和”主营业务将包括电讯、港口、零售、基建、能源(其中相当一部分来自和黄),而房地产业务全部置入“长地”(即长实地产集团)。消除了关联交易、区隔了风险,亦方便投资人估值及上市公司灵活地再融资。



“世纪大重组”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迁册”,即把公司注册地从香港变更为开曼群岛。

 

“迁册”有充分的技术借口。上世纪八十年代未,香港掀起迁册风,到1990年12月,怡和、置地、大昌等77家上市公司将注册地从香港改为开曼、百慕大或英国,谁都不缺借口!

当年,李嘉诚用行动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迁册潮中长江,和记巍然不动;“港人主心骨”汇丰银行借收购英国米特兰银行之机迁册伦敦,李嘉诚立即辞去汇丰银行非执行副主席职位(要知道,那不仅是荣耀,更意味着与汇丰密切的战略合作)


迁册意味着什么,李嘉诚比任何人都清楚!对他而言,中国市场的确呆起来没那么舒服了。


不过李嘉诚高明之处,就在于绝不承认“迁册”究竟为什么,这位老江湖身在商场超过半个世纪,太明白“少说话”的艺术。


长和是“20后”为曾孙搭建的“金色摇篮”


2015年、2016年及2017年前六个月,长和营收分别为3961亿港元、3737亿港元和1901亿港元。


排名前五的业务有:港口、零售、基建、赫斯基原源、欧洲3集团。五大业务营收合计占比近90%,其中零售业务营收占比约为40%。



港口、基建、零售、能源、电信五大业务是李嘉诚为保李氏家庭基业长青在世界范围内优化配置的成果:

长和在欧洲、亚洲的重要港口运营276个泊位,2017年前六个月吞吐量达4110万个标准货柜;

零售部门1.35万家门店分布在24个国家,2017年前六个月营业额736亿港元;

加拿大赫斯基能源平均日产32.7万桶(市价逾1亿港元)

欧洲3集团在意大利、英国、瑞典、丹麦、奥地利、爱尔兰电讯业务用户达4520万,2017年前六个月收入332亿港元……



零售业务占其营收的40%,但对EBITDA贡献最大的是基建业务,2017年上半年,长和息税前利润达158亿,其次是欧洲电讯业务的113亿。而且长和零售业务息税前利润的94%来自保健、美容品。

 

总之,长和虽有庞大现金流,成长性却令人沮丧。

 

长地业绩


长实地产集团主营三大业务:物流销售、物业租赁和酒店管理(与万达商业地产类似,但规模少得多),此外还有物业及项目管理、飞机租赁、能源、基建等小小不言的业务。集团还持有三个房地产信托的权益,2017年前六个月获得3.93亿港元收益。

 

2017年上半年,长实地产总收入298.6亿港元,税后利润144亿港元(其中49.3亿港元来自投资物业升值)

 

2017年上半年,长实地产物业销售收入218亿港元,占总营收的73.1%。该业务重心在在内地,2017年上半年确认销售收入143亿港元,占物业销售业务总收入的65%。



物业销售收益(相当于EBIDTA)亦主要来自内地。2017年上半年,内地物业销售收入61亿港元,占比67%。





截至2017年6月末,长实地产持有土地储备1152万平米,其中1059万平米在内地,与一线开发商相比微不足道(恒大持有2.76亿平米)

 

长实地产物业租赁收益(租金扣除管理成本、折旧、佣金后)则主要来自香港。2017年上半年,长实租务收益36亿港元,89%来自香港(内地主要收益来自北京东方广场)

 


长实地产酒店业务偏向香港更甚。2017年上半年,酒店业务收益6.85亿港元,其中7.65亿港元来自香港,占比达到112%。香港业务占比超过100%是因为内地(其实只剩下北京东方广场中的东方君悦)及海外酒店业务亏损8000万港元。

 

对李嘉诚来讲,收益不到10亿港元的酒店业务没多大意思,在香港保留这些酒店不过是“面子”问题。



房地产开发属于边盖边卖,李嘉诚将中长期持有的出租物业、酒店都放在香港。

 

其实内地非住宅开发项目只剩坐落于北京、距天安门广场仅1200米的东方广场(含东方君悦酒店),卖掉这个项目,李嘉诚就彻底“跑”了。

 

李嘉诚的财富观与普通人天然不合

 

李嘉诚家族最重要的资产被注入长江和记实业。长和在香港主板占据“00001”这个无上荣光的代码,而将资产悄然配置到全世界。

 

长实地产的任务是“垫后”,内地有土地储备就盖一盖、卖一卖。绝大部分写字楼、酒店分布在香港,目前还有钱可赚,留在名下亦可稍存体面。

 

与那些凭股票市值上榜的新贵不同,李嘉诚的财富无比“坚实”,足以令其曾孙成为世界级富豪。王健林、许家印、马云、马化腾们的曾孙就不好说了。

 

人算不如天算,也许长和的零售业务人被“新零售”淘汰,也许50年后人类已经停用石油,也许现有通讯方式会被颠覆……李嘉诚应料到这种种可能,但他想:港口码头还是要建、要用,住人的房子也得盖,自己数千亿财富100年后那怕只剩100亿,后代也是人上之人。

 

李超人的财富观与普通投资者天然地不合拍,他想的太长远,简直是要给子孙万代积累下享受不尽的金山银山,而后者的愿望则要现世的多,不过是希望自己几十、几百万财富尽快变得多一些,哪怕十年后达到1000万也好。

 

所以我说,投资股票的话“不投60后”有些偏激了,但像李嘉诚这样的“20后”还是不要投吧,因为人家根本不care自己的股价啊。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