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小程序边界何在,微信支持与反对的又是什么?
2018-07-24 18:00

小程序边界何在,微信支持与反对的又是什么?

文章所属专栏 活动实录

#本文系虎嗅精选第55期大咖私房话实录#


虎嗅注:

 

此前有点不温不火的小程序在2018年有将要爆发之势:小程序数量增加,应用类型多样化,在微信上的入口也正在显性化,这都助推了小程序的崛起。当下针对小程序的讨论已经越来越多,小程序也许是未来几年为数不多的大机会。

 

小程序的风口怎么就起来了,小程序创业有哪些机会,又存在哪些坑?本期大咖私房话请到了前微信海外运营总监、加推科技联合创始人&COO刘翌,跟大家分享一下当下小程序爆发带来的机会,以及如何评估小程序创业项目是否靠谱?

 

加推科技以微信名片切入To B领域,基于微信小程序、企业微信和AI技术,用小程序+CRM打通了前期获客、中期跟进,后期交易等全流程,做了一套服务于销售人员的工具,让销售员时刻输出企业品牌,从而提升企业的销售效率。

 

加推科技在今年5月获红杉资本、IDG资本联合领投1.68亿A轮融资,光信资本、京东集团、京东金融、前海母基金跟投,这是2018上半年小程序领域单笔金额最高的一笔融资。

 

其联合创始人刘翌此前曾任微信国际版产品运营总监、腾讯国际业务海外运营总监、腾讯海外JV投后管理负责人。

 

刘翌的分享主要在四个方面,

 

第一,从宏观的角度,怎么看整个微信时代的机会;

第二,小程序发展的未来趋势;

第三,有关加推科技详细的产品模式介绍;

第四,加推科技是刘翌做的第三个创业公司,有很多创业感悟,借鉴其创业感悟,避免踩坑。


让我们重现“大咖私房话”的现场,跟着李天驰一起学习吧。Enjoy~


小程序的机会来临了

 

微信存在很大的机会,在2018年随着一些小程序的到来,我认为这个机会来了。



这是腾讯的股价走势图,腾讯股价今年有几个月是下跌的,因为“头腾大战”,腾讯的很多时间被头条抢占了,被抖音抢掉了,所以大家对腾讯产生一些质疑。但今天的腾讯是一个3.9万亿市值的公司,按线上的世界来讲,腾讯相当于一个生态系统。

 

而这个生态里面,微信占据腾讯市值的至少60%以上,其实微信也是一个两到三万亿市值的帝国,而且我认为微信的潜力才刚刚发挥到20%到30%,因为它整个to B的能力还没有被挖掘出来,现在只是在做to C的事情。

 

在微信生态里面,未来一定会有百亿级甚至千亿级的企业诞生,这个千亿级的企业一定是诞生于to B领域,因为国内to C几乎已经没有什么机会了。

 

To B领域会产生千亿级的公司

 

对标美国的Salesforce,它的股价最近一直在涨,这是to B领域最大的上市公司,能推动一千亿美金的市值。

 


但国内始终没有这样一家上市公司,从逻辑上是讲不通的,如果未来国内Salesforce诞生,我的预判是它必然会在微信生态中诞生出来。

 

因为微信占据了线上60%的流量,在小程序之前,一直没有开放出可以规模化做生意的机会,之前更像是用于交流、分享、玩游戏的社区,社区周边开了一些小店,但这些小店并没有完全开放出来,没有释放出价值。

 

透过数据来看,微信在2017年9月份日平均活跃用户比16年同期涨幅增大,达到9个亿,用户看视频及打开公众号的次数也在上升。

 

目前还未普及,但未来三年小程序会大爆发

 

现在来看小程序还未被很广泛地使用,甚至很多小程序的码我们是看不到的,但我认为未来三年,小程序会发展成为4000万规模的生态圈。

 

小程序作为腾讯最大的战略之一,承载的是连接器的功能,连接万物,最终打通线上跟线下的通道,这也是小程序非常核心的一个底层逻辑。

 

未来的创业方向一定要围绕这点去思考,很多人在关心流量的问题,其实流量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因为所有人都希望微信有流量,但微信又担心流量被滥用。


很典型的例子就是拼多多,拼多多非常清晰微信流量的玩法,用了三年时间,做到千亿交易规模,这对于微信来说,其实流量既是矛,又是盾。

   

微信互联网时代,需要小程序来分配流量

 

我们把整个线上世界当成整体来看,其实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PC互联网时代,百度就是在互联网1.0时代诞生的代表企业,从整体趋势来看,首先它有一个基础的架构、基础的载体即PC,不同的网站构成内容载体,最终出现垂直类门户,然后其中会诞生一个流量巨头,在这个时代,百度就是PC时代代表,通过搜索作为信息入口,把所有的网站串起来。

 

第二阶段,移动互联网时代,苹果手机出现以后,用户使用时长从PC转到了手机,站点的形式也发生了升级,APP成为了主流,本质上都是内容载体,但整个的流量规则是改变的,PC由一个个单独的APP组成,最终流量会聚集在头部APP。


在搜索阶段,其实最终流量的垄断者都变成了社交,而不再是信息的搜索,因为手机的定位就是用来做社交的,社交也自然而然地成为手机上最终的流量垄断者。

 

随着时代的演变,PC经历了整整15年,最终也只有六百万个网站;在移动互联网阶段,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从15年变成了5年,APP的数量很快超过了1000万个,基础设施及运转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现阶段微信互联网时代的特点,整个流量规则变了,前两个阶段的流量特征是去中心化的,到了微信互联网阶段,绝大多数的流量都沉淀在微信中,所有人群都希望从这个流量体中把流量瓜分出来,微信的价值在于如何正确的输出流量。

 

微信推出的第一代流量输出工具,是公众号。公共号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做到近五千万的公众号规模,并且85%的公众号是来源于企业的。

 

在公众号时代,最大的赢家就是那些公众号独角兽企业,以内容沉淀流量,当然也有给公众号做服务的公司,但基本上没有特别大的。

 

因为公众号打开率不到1%,所以很多人开始去教公众号如何运营,就是因为转化率太低。

 

其背后的逻辑,是因为公众号所能呈现的内容和服务非常有限,内容同质化严重,公众号没有办法去承载更多服务,小程序的出现承载的是连接器的功能,更好、更有效率的分发流量。

 

公司运营公众号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分摊了成本,第二打开率很低,要解决公众号的问题,就必须寻找一个公众号升级的解决方案,小程序便是方案之一,我们的判断是小程序的赋能者将会是这个时代的最大赢家,小程序未来将替代至少80%的APP。

 


手机和PC的本质区别,PC是一个并存系统,可以同时打开多个网页,所以在PC时代腾讯和百度可以相互依存,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其实更多的是一个单一入口的争夺。

 

小程序开始有了入口,带来千亿级的机会

 

微信在推一项服务时,它会伴随推出一项人人都可以参与的功能,比如跳一跳游戏,然后结合社交排名,很快大家都会意识到,小程序是它的一个新功能。

 


随着小游戏的出现,小程序入口也逐渐打开,也就是他的下拉入口,这意味着微信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小程序上。过去腾讯为了买京东这个入口花费的代价大概是30亿美金,加上腾讯将微信流量和所有QQ三级入口流量都开放给京东,然后再把腾讯电商部门全砍掉并给京东,所以加起来应该至少是在500亿人民币的价值,但下拉入口至少是千亿级的。

 


入口方面,在公众号里是可以插入小程序的,微信搜索页面,搜索结果可以直达小程序。

 

微信搜索一旦做好的话,会对百度造成一定的冲击,因为在百度中搜索内容时,会受到广告的影响,而微信内容搜索的规则是直接触达,所以腾讯在做电商这一块其实是始终没有放弃的。

 

做一个简单的小结,我认为小程序将是获取微信10亿流量红利的最强的机会。

 

无价值的小程序难变现,将死得更快

 

小程序的未来我认为是跟APP一样的,就是无价值的小程序将死的更快,现在是小程序的变现活跃期,因为很多人不知道小程序是什么,所以你跟他讲开发小程序,很多人是愿意掏钱的,但终极的路径也跟以前时代发展的路径是一样的,做网站、做APP、做工具化开发、做商城等,都是热了一拨,最后活下来的很少,因为无法变现。

 

讲到变现,我认为变现是两个逻辑组成的:


首先变现要解决流量的问题,流量并不等于客户,客户是买单人,所以客户是精准的流量。一味的获取流量是没有太大意义的,有精准获取流量的能力,才是存活下去的关键。


而精准流量的获取一定是跟AI结合的,今日头条就是基于这种智能推荐算法的,通过AI技术把精准流量提取出来,再通过算法进行智能对接、匹配,所以当我们设计产品的时候,只能解决流量来源问题,不能解决流量获取之后精准匹配的问题,其实是有问题的。

   


加推科技花了一年时间做了六件事情。我们把名片当成嵌入小程序的一个很核心的场景,然后打通了微信的数据层,通过抓取用户的行为轨迹产生用户画像,然后打通微信的原生消息通道,用AI的算法,把流量变成商业机会;然后重构了通信录,把企业官网的流量导入到每个人的微信里面,把所有的数据市场化,提供给公司,这是我们后来做的事情,推出了AI名片产品,也是中国第一款基于微信做的CRM系统。

 

我们的一个理念是,微信解决了To C的问题,传统的CRM解决了老板到销售To B的问题,更多的是汇报、通过制度来管理销售人员、打卡等,它实际上是反人性的,微信最大的魅力在于可以帮助企业、帮助销售员之间发现客户,把数据打通。

 


我们的底层是微信AI雷达,产品解决两个问题:


一个是流量,赋能给销售获取流量的能力,本质上是企业全力营销的能力,当获取流量后,把变现闭环打穿,完善快速成交的能力;

第二,给销售洞察客户的能力,跟快速成交是一样的,从变现的层面,实现更大的价值。

 

加推科技通过小程序提高企业的营销能力

 

先谈两个认知,互联网就是解决交易的问题,创业和投资,终极的问题就是促成交易。


腾讯跟网易解决的是虚拟商品交易问题,阿里跟京东解决的是零售业的交易,美团、饿了么解决的是线下O2O,餐饮线下服务业的交易问题,并且交易品种易决策、标准化。

 

底层逻辑是微信是流量平台,自然就诞生做交易解决工具的机会。公众号为什么解决不好?因为公众号承载服务的能力非常有限,效率也没有提高。

 


第二个认知,企业最大的刚需就是提升收入,所以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我们提供了一个名片系统,后端是AI雷达,从而打通了数据层。并且可以对访问者的行为进行快速分析,打上各种标签,很快知道我的客户是谁。

 

在老板的角色下,可以看到公司所有数据,对员工的管理全部都是数字化、实时的管理,还可以做更细一步的实时员工评估。

 

另外,可以有效提升品牌的营销能力,通过名片标准化输出产品的品牌,把人连接起来,把销售员标准化。


名片的属性是裂变,通过裂变突破时间和地域进行品牌营销。比如在微信群里面,或者把小程序嵌到公众号里面,实现快速转化。朋友圈的营销主要是通过广告实现,把每一个员工个体的流量,都灌注到企业母体小程序里,真正意义上实现全员营销。

 

从流量的角度来讲,过去企业没有把微信流量管理起来,现在通过小程序赋能工具,把流量管理好,就可以成为一个价值更高的社群流量集合。

 

要解决的问题第二步就是,获取流量以后如何变现的问题。我们做了一个名片电商,通过商城可以直接进行交易,缩短交易过程,借助微信从而进行分销裂变。

 

 

我们通过AI雷达,实时地对用户进行分析,精准找到目标客户群,实现双向沟通,把被动营销变成主动的营销,这是在解决销售员成交环节做的事情。

 

第三,针对整个企业来说,要解决的另外一个痛点是老板对团队的把控需求,把整个企业的销售数据实时化、可视化的呈现出来。每个销售员的销售数据时时可以查看,包括对员工的测评等。


这是微信小程序赋予的一项能力,在以往一个员工离职,会把公司客户资料给带走,因为客户是携带在员工身上的,但通过小程序获取的客户信息,是跟企业小程序直接关联上的,也就是说,员工离职不会对企业客户的数字资产造成流失。

 


总体而言,我们把商城、官网、客服和AI,通过名片落地,把四套产品系统串在一起,对B端输出一套企业管理理念,把传统销售管理的模式进行升级。


这也是我们提出的一个框架,“B2S2C”的模式,帮助销售员获客、成交,成交中间所产生的这些数据信息,包括客户资产,以可视化数据的形式传递给老板,解决老板把控公司销售动态的需求。把原来树形结构的、自上而下的管理,变成一种网状结构的、赋能型的管理,这是我们产品的一个思考。

 

加推科技的产品定价逻辑

 

to B产品很重要的就是设计商业模式,所以我们花了很多心思去思考商业模式,在定价上,我们设计了一个大家都很容易接受的心理价位,一人一天一块钱。

 

 

可以有效节省产品手册、SEO广告、商城系统等的开销,更重要的是有可能获取一个商业机会。如果在群里做好营销、分销等策略,效果会更好。


这是我们在价格模式上的思考,用这种几乎接近于to C的互联网售价模式,打破动辄几十万一套系统的定价模式,通过基于个体单位的模式,把颗粒度降低,让采购决策成本以及决策效率大幅提升。

 

关于创业的四个核心认知

 

很多人好奇为什么加推科技突然横空出世?其实我们是基于创业的这种认知,如何打造一个成功的创业项目。

 


第一个认知,产品是否真正解决了一个社会问题,一个群体的痛点;

 

第二个认知,是否运用了更加高效的技术手段;

 

第三个认知,相比同类的解决方案,是否具备让客户不可抗拒的、超高的性价比;

 

第四个认知,是否有清晰的商业模式。

 

用这四个认知,去衡量项目,几乎是一套不会犯错的方法论,通过加推科技的案例,从底层逻辑来分析一下。

 

第一个认知,产品是否真正解决了一个社会问题,一个群体的痛点?首先我们解决的这个社会问题是,中国8000万的销售人员生存困难。


第二,4300万家企业销售管理的痛点,这是我们的一个解决路径。很多人会切一些很垂直、很小的场景,会觉得可以逃避一些竞争,但小而美的东西往往都做不大,to C的机会已经不多了,所以要解决这种社会问题,是要花很高代价的。

 

第三个认知,相比同行,是否具备让客户不可抗拒的超高性价比?这个跟商业模式和产品定价息息相关。我们采用了小程序免费,CRM系统收费的模型。


那么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一个模式?


当小程序免费的时候,市面上所有在卖小程序的公司,是很难做这样一个垂直竞争的。


第二,向CRM端收费,目前国内CRM平均价格,一个人一天三块到五块钱,我们降到了一块钱,从定价方面来讲,把客户在买单前的疑虑打消。

 

第四,是否有非常清晰的商业模式?


单一商业模式是非常脆弱的,很容易被对手击垮,同行也非常有可能采用极端的手法来竞争,最极端的做法就是免费。当遇到竞争对手免费的时候,这个时候必须要有更多的准备;


第二,当市场占有率足够高的时候,商业模式也会更多元化,而是一个多元化的商业模式,是建立在公司持续盈利的前提下。

 

Q&A

 

Q:小程序永远都不可能进入朋友圈,能分享一下您的判断吗?

   

刘翌:因为我们不希望朋友圈变成一个卖货的地方,如果小程序能够分享到朋友圈的话,其实朋友圈就不会有内容出来了,它会成为卖货的场所。

 

Q:针对门店类型的to B产品,应该怎样去设计?

   

刘翌:门店版跟to B版本有一个不同,其实最终的不同是人的角色的不同,门店有一个天然的属性,它是物理的存在于某个地方,所以要门店,对存货有很好的了解,对它的服务要有很好的了解,所以说门店会更加偏重于服务。

   

门店的管理跟公司的管理会有不一样,它一定是深入到行业,而且门店版会很细,因为中国的门店会分很多个行业,比如说服装行业跟水果行业、跟车、跟泛家居,每一个行业都会有它不同的特点,也就会产生很多的需求,最主要的卖点是解决销售难的问题,分销是非常重要的卖点。

 

Q:小程序之间有什么协同效应吗?

   

刘翌:同一个主体里小程序之间是可以跳转的,不同主体是不能跳转的,但是我目前没有看到很好的这种协同小程序的案例出现。


可以分享一下,比如我们跟京东在合作,遇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他们觉得我们的商城很好,通常对方已经有一个小程序商城,这个时候他会提出,能不能把我们的商城直接切换到他的小程序商城?


这是比较普遍的一种场景,但落地的体验不是很好,因为它是割裂的。所以就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个导流的问题,我觉得这种导流,如果场景不流畅的话,可能效果不一定特别好。

 

Q:销售易也有CRM系统,差异在哪里?

   

刘翌:如果研究销售易,会发现二者是有区别的。销售易是独立部署的,它有云服务,做的是KA客户,我们做的是泛客户的解决方案。

 

所以客群的不同就导致有机会点;而且产品解决方案的思路不同,整个的定价模式不同,也会产生机会点。to B行业是很难像to C那样去垄断的。因为最终它的发展是需要去到每个不同的行业。

   

Q:如何看待小程序作为承载内容的工具,发展趋势会怎么样?

   

刘翌:我不是特别看好内容小程序的方向。因为内容需要不断的拓取用户,但是小程序的设计逻辑是用完即走,用户有需求去取,而内容是用户等着去推给我。如果要做内容,肯定也是很垂直化的内容,用户可能会去取的内容,但是如果是泛内容,它是不符合小程序设计思路的。

 

但是游戏我认为是很好的内容,因为游戏是我取的一个很好玩的内容,用户需要打发时间,所以大家会发现小游戏发展是最火爆的。

 

我认为在微信生态内做内容,以公众号为主体是最好的模式,微信公众号的好处是,内容你可以去转化、去变现。我比较看好虎嗅的这种模式,我觉得虎嗅已经趟出模式了,衍生出商城,并且有很好的关联性,内容跟交易类小程序结合,会是很好的选择。

 

Q:小程序适不适合做陌生社交?

 

刘翌:微信是不喜欢在微信内部做社交的,这是个原则,基于一些有用户价值的场景是可以的。

 

过去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它的底层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很公平的,没有偏向性。但微信互联网是一个类操作系统的社交平台,所以它不会很公平了,因此不能够打破社交的平衡。

 

基于我对微信底层逻辑的思考,当朋友圈充斥各种卖货的时候,这个时候朋友圈已经打破了社交平台,所有的玩法一定要基于维持社交平衡,这是做商业的基础,在这之上,再开放出流量的能力,让更多的人可以享受微信的红利。

 

所以在微信互联网框架内,我们去做流量运营的生意,对微信的规则要非常了解,因为一旦做出格,就很容易去触犯社交的平衡点,触犯微信的规则。

 

Q:小程序广告的商业价值如何,未来有什么样的场景和新模式?

 

刘翌:我个人非常看好小程序广告,从数据来看,腾讯Q1的广告收入涨了很多,微信最值钱的广告其实就是朋友圈广告,但朋友圈广告一直是没有开放得很开的,如果有投放过朋友圈广告经验的,会发现,微信对创意审核是很严的,微信是希望有更好的用户体验。

 

其实客户投朋友圈广告是刚需,有一个很好的载体,所以小程序其实是可以成为这个载体的,如果作为一个创业方向来看,我认为是很好的方向。

 

小程序广告的好处是,小程序可以设计出很多种营销活动,比如拼团各种营销活动,并且小程序广告是可以不断裂变、辐射的,所以这就是小程序广告的魅力。

        

Q:加推科技是如何定位客户的,如何解决定制化的一些服务和落地、适配的问题?

   

刘翌:在做to B产品的时候,整个产品的架构是很重要的,一个好的PaaS架构,既可以标准化地实现云实施、云部署,也可以很轻便的支持不同行业的定制化,本质上是这样子的。


在定制化方面,我们把不同的模块,标准化、模块化,然后变成可拔插的方案。比如,在跟招商银行和中国人寿合作,我们在做他们的解决方案,就会把基于银行和证券的行业化的功能点,做成一个可拔插的模块,在部署的时候,既可以在云端部署,也可以支持它的私有化部署。

 

否则就会导致最后在实施的过程中很重,没办法很轻易的从项目中抽身出来,所以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在架构层设计了类似于乐高积木的结构,可以满足不同B端的需求。

   

Q:作为互联网企业如何解决服务重的问题?是走直营还是加盟?

   

刘翌:标准化的产品用加盟的方式是最好的,因为加盟商就相当于走渠道的模式,把整个销售部门直接外包了,去中心化了,会把我的成本变得很低。


但是走行业化路线,比如说做大客户这条路线,我们会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基于资源自己做;另一种是跟行业伙伴去做,一般主要针对大客户,因为中小类型客户,要定制开发,投入产出比不一定很大。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