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路上的陷阱和秘密
2024-01-29 11:07

育儿路上的陷阱和秘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小一和她的朋友们(ID:leafwt11),作者:王小一,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 “夫妻关系应该优先于亲子关系。


  • 孩子在三岁前建立的依恋模式将会影响他们一生的情感生活和人格健康。


  • 六十分的妈妈就足够好。


  • 妈妈应该先学会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孩子。


  • 聆听孩子的需求,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才是好妈妈的基本功。


  • 不能用填鸭式教育破坏孩子的内驱力,要给他们自由与爱。”


以上都是我一拍脑门就胡诌出来的,我还可以无限继续下去。看着是不是特别眼熟?因为现在这一代妈妈早就在各育儿公号上看了很多不同版本的鸡汤。上面这些道理,基本都能耳熟成详——论这一代妈妈的心理学基本素养。


每一条都可能有理论出处,每一条可能都很对。但是你为什么还是常常觉得自己做不对?你有没有常常在吼孩子的时候自责——“我不是个好妈妈,育儿专家说不能吼孩子”?或者特意安排跟老公每个月一次的单独约会,但其实你也不知道要跟老公去干嘛,或者也没啥兴致?或者孩子看电视停不下来的时候,你一边想要强制他停下,一边又担心没有给够他看电视的自由?不是要自由与爱吗?


答案很简单。因为这些都是武功的表面招式,你学会了全部的招式,也打不出一套完整的拳法/剑法,因为内功还是不够。


内功是什么?是自己的人格成熟水平。科胡特说,父母是什么人,比父母怎么做更重要。原因就是,无论你怎么做,你的潜意识一定会把你真正想要传递和表达的东西透露出来,而孩子是全然敞开的接收器。他们会天然地接收父母传递的所有信息,由此受到父母深刻的影响。那难道父母意识层面传递的信息就不影响孩子吗?当然可以。然而意识只是潜意识的冰山一角。在你浑然不觉的地方,你就在默默地影响孩子。



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要反对心理科普或者育儿分享。认知升级是行为改变的最基本一步。但这些年育儿公号信息大爆炸和内容同质化,似乎已经越来越表明,到了一个时候我们应该比简单的认知升级更进一步了。事实上,在内功没有跟上之前,过多的认知灌输,反倒成了一种新的桎梏。


新一代的妈妈们普遍认知水平较高,已经充分接受了需要在情感和精神层面充分关爱孩子这个观念。而作为这其中的一员,我深深地知道,妈妈们在这些数不清的“应该”和“不应该”当中,有多少被束缚和被限制的窘迫感。又有多想努力为孩子做得更好—看看现在各种流行的育儿课程,心理课程有多少比例是妈妈们就知道了,但最后还是陷于日常生活里每一个具体的场景中,纠结又焦虑。


所以我们要练内功。把注意力从具体的招式上先收回来。先关注自己。如果你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有各种障碍和困难,你凭什么认为你给孩子念几句道理他就能学会超出你的能力?如果你都搞不定自己的亲密关系,怎么能期待孩子能内化出成熟的亲密关系模式,将来拥有健康的亲密关系?如果你每天都只能活在粗浅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只能围着孩子打转,不能抑制的焦虑还要装作不焦虑,你为什么期望孩子能长出理想的翅膀,飞到你根本想象不到的高度?他从哪里看见创造力,幸福和热情呢?



当你的人格成长,内心通透的时候,上面所有的道理都会自动归位。它们不需要作为指导存在,充其量只是一个状态描述——这也是为什么你朝着任何一个单一的道理努力都容易用力过猛而动作变形。


因为你已经活在一个追求自己人生的状态里面,你自然的把关注焦点从孩子身上转到自己和亲密关系上面,你当然会先爱自己照顾自己的需求,当你没有时间或者精力陪伴孩子的时候你也不会自责,因为孩子只是你人生的一个重要面向。你从现在起就已经具备了跟孩子分离的能力——这是对孩子,也是对你们亲子关系最好的祝福。但更重要的是,在每一个日常的瞬间,你有信心作出自己的判断——有一个道理,让我趁着它还没有变成鸡汤之前赶紧说出来。


在任何一个具体的判断面前,没有专家、没有公式、也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你,你这个和孩子在一起的人,最了解孩子的人,才能作出最准确的判断。


对,我就是在说,如果你的孩子今天一定要吃了棒棒糖才吃饭,或者一定要再看半小时电视,或者明明需要完成的作业他就是不要做,你要共情他允许他,还是要阻止他,吼他(对你没看错,吼他也不是不可以哦)或者别的任何回应方式,你比任何所谓的权威都要更权威。


因为你爱你的孩子,当你用心去感觉这一刻的时候,你就知道什么是对的,是对你们好的选择。而这种信心,全部来自于你坚实的自我,来自于你对自己的价值确认——我是好的,所以我也知道怎么做对我的孩子是最好的。这一刻的你不再会去纠结我是不是破坏了他的内驱力?我会不会影响了孩子的安全感?这些招式都不再重要了,你的内功已经到了一个境界,不再需要任何招式,无招胜有招。从此你只需要安心做自己就好了。


听上去真不错是不是,你肯定想问,那要怎么才能人格成长?在《少有人走的路》这篇文章里我具体聊了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小一和她的朋友们(ID:leafwt11),作者:王小一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