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科研峻岭后,她们打破“无女性地带”
2024-03-01 16:12

穿越科研峻岭后,她们打破“无女性地带”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 (ID:new-weekly),作者:李曼妮,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本文讲述了几位女性科研人在职场中克服性别壁垒的故事,展示了她们在科学领域取得的突破和成就。

• 💪 玛丽·杰克逊和凯瑟琳·约翰逊等女性科研人打破了NASA的“无女性地带”,展现了女性在航天工程中的重要角色。

• 🚀 程艳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实验室闭关式研究,成功破局了电磁炉领域的“无女性地带”。

• 💡 齐秀秀和王立莹等女性科研人通过出色的技术和努力,展示了女性在科研领域的能力和优势。

“这门课不是为女人设计的,我还不知道怎么教女人” 。


20世纪50年代,在弗吉尼亚大学的一间教室内,一位教授被吓得够呛。那是他数十年教学生涯里,第一次遇到女学生。


“和教男人一样”。这位名为玛丽·杰克逊,且已经拥有两个孩子的三十岁黑人女性,不仅顺利完成了课程,还在1958年正式成为NASA的航天工程师。“只有白人男性宇航员”的NASA时代,自此成为历史。


类似的破局者频频在NASA出现,凯瑟琳·约翰逊就是另一个例子。


1962年2月,约翰·格伦即将成为第一位进入地球轨道的美国宇航员。但在出发之前,落地的坐标始终得不到确认。


面对NASA一众科学家给出的解决方案,格伦却只愿意选择凯瑟琳·约翰逊的数据:“叫那个女孩来,只有她确认过,我才愿意出发。”


这份信任,让凯瑟琳·约翰逊——这位曾经的NASA“隐藏人物”,首次步入公众的视野。此后她还参与了水星计划、双子星计划、阿波罗计划等。无数次成功的航天任务背后,都离不开凯瑟琳·约翰逊的计算能力。


60年后,女性进入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领域工作,早已不再成为新闻。据统计,在中国上亿的科研工作者中,女性达到4000余万,远高于全球占比。


我们好奇的是,中国职场的“无女性地带”是否真的被消除了?对女性而言,靠着天赋与热爱打破“性别壁垒”和“刻板印象”究竟有多难?


我们采访了三位已经在职场从事数年科研工作的女性,她们的经历或许就是最好的答案。


一、“无女性地带”,消失于被炸一万次的实验室


小时候的程艳,和大多江西女孩一样,不被父母抱有太大的期望,能上中专,成为护士或者幼儿园老师,已是极好的归宿。


但程艳一口气就考上了当地的重点高中,父母以学费太贵为由劝说程艳放弃,“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晚结婚以后生孩子很麻烦的”。


好在有博士舅舅的扶持,程艳在家人的反对下,还是考上了当地最好大学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当年的男女占比夸张到10比1,但她坚信女生少,并不代表女生不适合这个专业。每到考试季,程艳总会用靠前的排名反复佐证这一点。


大学一毕业,程艳就进入了美的,负责电磁炉方面的技术研发。入职一段时间后,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对市场的观察,程艳提出了多炉灶研发的新课题方案。


只可惜,新方案并没有得到专家们的认可。他们并不看好一个刚刚毕业的小女生挑战行业主流方案的行为,尤其在这个男性工程师占主导地位的行业中。


程艳:刚刚进研发部时,近两百人的团队里,女性只有三名。最后排右二的那名女生就是程艳。(图/受访者提供)


在采访中,程艳数次提及居里夫人的传奇故事。或许正是这位榜样带来的激励,使得骨子里就充满着韧劲的程艳,丝毫没有因为外界的质疑而妥协,“原理上可行的方案,有什么理由不去尽力尝试呢?”


好在公司内部是支持她的。程艳开启了长达两年的实验室闭关式研究的工作状态。“当时我抱着机器跑上跑下,我也没觉得我的力量比男生们差多少。”


那时的程艳, “早五晚一”是常态——早上五六点去公司做实验,晚上一两点才离开。“躺在床上一闭眼满脑子都是实验方案,只想着天亮了赶紧去实验室验证一下”。


实验中,经常会有大功率晶体管发生爆炸。对于普通人而言,炸掉2—3个可能就会选择放弃,但是程艳炸掉了不止1万个。这1万次的爆炸,炸出了程艳的第一次成功,也炸碎了曾经属于电磁炉领域的“无女性地带”。


因此项技术的创新突破,程艳于2015年获得了美的集团第二十届科技总结大会“科技明星”称号——这是每一个美的科研人都渴望的荣誉。


程艳回忆,当时的实验室里,还有一位日本专家,起初也很不认可程艳的方案。直到程艳破局,日本专家逢人就夸“程艳是我见过的最大胆的女孩”。


程艳的技术研发成功后,被用于美的销往海外的多头电磁灶产品上,令其销量从原来的 3000台/年,一下子就冲到了10万台/年,成功促使美的在多头灶这个品类打开了欧洲市场。


程艳是那一届科技明星获奖者里唯一的女性。(图/受访者提供)


今年过年回家,程艳的儿子突然拉着她,要给她讲故事。故事里的三条龙在山谷中斗争,最后只有一条龙飞出山谷。程艳意识到,这三条龙指的就是她家的三兄妹。儿子转头告诉程艳:妈妈,我觉得你就是那条唯一飞出来的龙。


二、成为“第三类人”之后


“第三类人”“不苟言笑”“强势”,是小时候的王立莹对女博士的认知。


本科期间,王立莹所学工科专业的男女比例还能达到2:1。随着学历的提升,女性的占比逐渐被稀释。(图/受访者提供)


按理来说,读到工科博士的王立莹,早该习惯男多女少的环境。但是刚刚入职的王立莹,还是被公司的“含男量”惊到了。“在技术楼上厕所的时候,需要排队的都是男的”。


虽说男女比例失调,但王立莹还是用了七年时间,从涂层科的一线研究员做到了部门管理层。这其中,靠的自然还是过硬的技术。


时间回到七年前,刚刚进入美的中央研究院的王立莹,发现很多厂家在电器上使用的易清洁涂层,一旦温度升高,就容易受到破坏,性能也随之丧失,导致相关的电器变得越来越难以清洁。


王立莹和团队的其他成员决心攻破这个瓶颈。在之后的两年半里,他们研发出了一款耐高温且更易清洁的涂层,获得了日内瓦发明奖银奖。


而这个过程中,真正的困难并不来自于研发,而是在落地层面。某次,王立莹和另一位女同事在外寻找产线时,工人以为她们是推销员所以并不理会。就算王立莹向厂家解释自己就是研究员,他们也只回了一句“把你们搞技术的人叫过来,我和他说”。


但好在,公司内部的技术领域终究还是靠实力说话。那之后,王立莹又在“抑霜技术”这一难题上取得了突破,并获“国际领先”科技成果鉴定。


王立莹认为,女性这个身份,对于研究而言,有困扰,但不多。这么多年里,唯一让王立莹因女性身份感到尴尬的,也只有一件事情:怀孕期间不能触碰化学试剂。“除此之外,我觉得女性在科研方面其实并不输给男性,某些时候反而更有优势”。


三、技术,哪来的男女之分


身为空调压缩机差异化产品经理的齐秀秀,已经入职美的10年有余。以纯工科背景进入制造业、从一线员工到团队负责人,齐秀秀的成长轨迹和发展路径,比许多工科男性都要出彩。


齐秀秀出生于黑龙江,且是独生女。与她交谈时,你时常会忘记这是一位来自女研究人的发声。(图/受访者提供)


就拿齐秀秀进入美的后,负责的压缩机项目为例。正常来说,这个级别的技术上市,普遍需要1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实现;但是齐秀秀及她的团队,只用了6个月就做到了。


既要速度又要质量,这件事的困难程度不亚于重量级技术的研发。让齐秀秀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新产品在上线之前必须要在产线上先试产一次,一般来说都需要三天,但那段时间,公司几乎所有的产线都是无法空出来的。最终,她和团队经过精细的规划,把整个试制试产的时间压缩在了一天,做完了整个实验。


类似的极限操作几乎存在于每一道工序里。在无数次的追逐中,齐秀秀终于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此外,齐秀秀负责的品类,虽说在海外的市场已经非常成熟,但对于国内企业而言还是相对小众,客户的体量也有限。除了技术难题以外,客户的不信任是另一个更大的阻碍。“他们会觉得,你们美的这么大的厂商,对我们这种小厂的单子可能会不太上心” 。


在她的反复沟通之下,质疑也逐渐被打破。“我们拿出的诚意还是最好的,客户最终还是信任我们了”。


齐秀秀最享受的,就是客户们看到新品参数后,眼前一亮的惊讶。这也使得每次发布会结束后,她负责的产品都能涌现不少新的意向客户。


齐秀秀:做研发还是很纯粹的,就是结果导向,没人看你的性别,只拼智力和能力。(图/受访者提供)


其实,齐秀秀经手的很多项目,此前都是以男性为主导。每次去见客户时,对方得知产品负责人是女性时,也都会感到意外。“但是更多时候,大家还是只看技术,不看性别”。


让齐秀秀欣慰的是,虽然整个行业的男女比例是一比四,但女性从业者的数量一直在逐步增长。


“刚刚入职的那一年,身边的女生特别少。现在放眼望去,研发部的女孩子越来越多了”。


“就没有任何性别困扰吗?”


“以前没有,我觉得之后也不会有。如果有的话,我早就不在美的呆了” 。


四、结语


采访前,我们预设这可能会是一场关于“女性科研人在职场中被性别歧视”含量颇高的对话,但过程中我们逐渐意识到,这套我们曾经熟悉的叙事体系似乎并没有在她们的身上重现。


值得反思的是,在这群女生身上,性别问题早已不是她们在职场披荆斩棘最大的阻碍。或许我们早就该从那套老旧的价值观中松绑,重新审视当下女性在职场中的处境。


尽管性别带来的困扰程度,在三位受访者身上是阶梯呈现的;但她们的经历都呈现出一个共同的指向:科研世界的“她”力量,足以改变世界。


女性无法从事制造业,成了过时且荒谬的谎言。一个数据是,截至2024年3月,美的集团共有超1390位女性中高管理层,4370位女性技术工程师,5112位女性售后师傅,每年服务全球约5亿用户。


“与此同时,美的已外派近200位女员工前往27个国家或地区开疆辟土”,在全球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及各海外市场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科研无性别,不仅适用于美的一家企业。我们有理由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女性,在职场中打破越来越少的“无女性地带”。毕竟,性别从来就不是,也不该成为科研从业者的门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 (ID:new-weekly),作者:李曼妮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