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区柯克忌辰:惊悚之下的爱情与孤独
2024-04-29 20:43

希区柯克忌辰:惊悚之下的爱情与孤独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欧洲价值 (ID:ouzhoujiazhi),作者:叶克飞,编辑:二蛋,原文标题:《希区柯克忌辰:怪老头在惊悚中道尽爱情与孤独》,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本文探讨了希区柯克电影中的爱情与孤独主题,从《后窗》到《群鸟》,剖析了人类内心深处的窥视欲望和脆弱性。

• 💡 探讨窥视欲望在《后窗》中的哲学意义

• 🎥 描述《迷魂记》中的爱情与窥视故事情节

• 🔪 分析《惊魂记》中的孤独和爱情主题的深刻展现

1980年4月29日,希区柯克去世,享年81岁。


我第一次知道希区柯克的电影,其实是因为达明一派的那首《后窗》。香港填词人一向喜欢用电影名或书名来做歌名,《后窗》就是一例。


又过了几年,听到《迷魂记》时,难免会心一笑。那时的我,已基本看遍希区柯克的片子。


因为对达明一派的爱屋及乌,就先说说《后窗》吧。这也是许多人眼中的希区柯克最佳作品,无论故事还是技巧,都极其圆熟。而且,它对“窥视”的阐述,亦具有哲学意义。


偷窥欲望是人类无法回避的潜意识,甚至有人认为,电影艺术的发明本身就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偷窥欲望,“电影是裸露癖者,而观影人是窥淫癖者,两者的欲望陷于两种目的永久性的交流之中,即主动与被动、主体与客体、看与被看。


《后窗》体现了这种哲学,每个窗口都是一个戏台,观众跟随着主角一起窥视别人的生活,比如金发舞蹈演员的交际生活、钢琴家的满腹牢骚、珠宝推销员和妻子的纷争……还包括那场谋杀案。


对于身为摄影记者,游走于宽阔世界,如今却因断腿而被迫于家中休养的主角来说,后窗所构成的世界狭窄局促,而且远不及雨林和赛车场那般刺激。但生活的本质就是平庸的,这个长久窥视他人的机会,对于主角而言是一场考验,也向他诠释了世界的真相:所有的不寻常,比如冲突与谋杀,都蕴发于寻常之中。


至于道德,这是一个高尚的名词,却很难被固化,窥视的不道德因谋杀案的发生而变得次要甚至可忽视。扯远一点,道德控们之所以在许多公共事件中体现水准线以下的智商,就是因为固化了“道德”二字。


至于另一部曾被借用名字的《迷魂记》,结构同样精巧,故事同样惊悚。其中也有窥视的成分存在,尽管并非主题。


请允许我简单叙述一下这个我很喜欢的故事:


造船商的妻子玛德莲家境富裕,他为了骗取巨额遗产,策划杀妻。他找到患有恐高症的警探斯科蒂,向他编造了妻子被自杀祖先附体的事,然后雇佣斯科蒂跟踪玛德莲进行保护。


但实际上,斯科蒂跟踪的是一个替身,她是造船商的帮凶朱蒂。斯科蒂迷上了这个神秘女子,并在其有意引诱下,将她带到了教堂。在教堂里,朱蒂爬上了教堂高塔,斯科蒂因为恐高症而被迫离开,造船商趁机将玛德莲抛下教堂,斯科蒂还因此成了他的不在场证人。


后来,斯科蒂在街头邂逅朱蒂,回忆起当初朱蒂假扮的玛德莲,与之交往,并逼她扮成玛德莲的模样。朱蒂明知这会使得阴谋败露,但因为爱上了斯科蒂而无法拒绝。后来,斯科蒂发现了她的谋杀罪证……


这部片子当年的反响不及《后窗》,却极堪把玩,并随着时光而愈发耀眼。斯科蒂对造船商妻子玛德莲的爱,源于他的跟踪保护,这本身就是一个窥视的过程。玛德莲的神秘之美,更是可以激发起每个人内心早已躁动不安的窥视欲望。


希区柯克自己曾说:“我对《迷魂记》的兴趣在于,这男人迷恋于将这女孩变成她不想成为的样子。”这种支配欲望,并非斯科蒂(或说是希区柯克本人)所独有,而是人类自身无法回避的一种欲望。强迫与妥协,几乎发生在所有爱情里。


希区柯克还说过:


“斯科蒂的乐趣,更多的是给他的爱人穿衣服,而不是脱衣服。但斯科蒂永远都无法真正拥有他脑海中的那个女人,因为她只存在于他的脑海中。


这话太有哲理,却道出了许多爱情的真相。


不过我最喜欢的希区柯克电影要算是《群鸟》。它是希区柯克式的灾难片,荒诞恐怖中,讲述的是人类的脆弱。


女主角米兰妮(当然又是希区柯克最喜欢的金发女郎)见证了鸟类对人类的攻击,这个简单的故事,曾被很多影迷加以延伸,认为片子前半段的暖色调象征着二战后的和平,群鸟的突然袭击人类象征着冷战,而米兰妮那身浅绿色套裙象征着环保主义,套裙外面那件毛绒大衣则象征着资产阶级“一边说环保一边破坏环境”的伪善,而这种伪善,恰恰被视作人类遭遇灾难的根源。


我最喜欢的导演特吕弗,不但曾将对希区柯克的访谈结集成书,还表示自己最喜欢的希区柯克电影是《美人计》。它有悬疑惊悚,有间谍元素,还有爱情,从头到尾毫无冷场。


说到美人,不得不提远比“邦女郎”更摇曳多姿的“希区柯克女郎”。她们清一色的金发,清一色的美艳,还有清一色的神秘。希区柯克的审美在他的电影生涯中高度统一,能像他同样坚持的,在我印象中唯有崇尚巨乳肥臀的丁度·巴拉斯。


这些金发美女的命运往往坎坷,死亡无处不在,并不比希区柯克那个人尽皆知的癖好(在每部片子里露一下脸)的频率低多少,而且还制造了影史上无数经典场面,比如《惊魂记》里的浴室杀人片段。


这部1960年的电影是惊悚片的经典之作,它的本质是孤独,即人类无法逃脱的永恒宿命。这种哲学母题在影史上屡见不鲜,但希区柯克表达的是孤独到了极致时,所产生的巨大破坏性和恐怖。


爱与性的主从地位,在这部片子里同样有所体现,比如影片开头,女主角以顺从姿态躺着,被对方所掌控,这场纷杂爱情并不仅仅限于偷欢。之后旅馆里的交欢,更有强烈的强暴意味。


浴室谋杀的片段足足拍摄了七天,蒙太奇手法的巧妙运用不但使得影片充分展示了刺杀场面,又不血腥或裸露,同时也达到了惊悚的最大效果。许多观影者表示自己看了此片后,在浴室洗澡时都不敢闭眼,可算是对希区柯克的最高评价。


当然,如果仅仅是惊悚,希区柯克恐怕担不起“大师”名头。在他的电影里,那些哲学命题才是本质所在,比如爱情和孤独。从这一点来说,让我与希区柯克第一次接触的《蝴蝶梦》反而显得更为真实。


琼·芳登扮演的女主角单纯善良、娇柔脆弱,在阴森的曼得利庄园里举步维艰,一切只因那个传说中的名字——丽贝卡。而“丽贝卡”恰恰是电影原著、达芙妮·杜·莫里叶的小说的原名,这位曼得利庄园的前女主人,才是真正的主角。


很喜欢隐藏在镜头后面的丽贝卡。因为她美貌智慧,从容独立,貌似荡妇,实则自由。困扰她的,无非是俗世牵绊。


这种困扰,其实是许多“希区柯克女郎”的共同困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欧洲价值 (ID:ouzhoujiazhi),作者:叶克飞,编辑:二蛋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