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你以为格力不行了,是因为没看到这五点
2019-11-08 11:31

你以为格力不行了,是因为没看到这五点

文章所属专栏 成为超级投资者

一般来说,企业利润的丰厚程度,与随之而来的竞争对手数量成正比。如果行业有足够高的进入壁垒,就可以将这些竞争对手控制在一定数量范围之内,甚至让其无法参与竞争。

 

经济学家曼恩和贝恩都通过观察得到过类似的结论:具有高进入壁垒产业的利润率,要高于那些不具备足够高壁垒的产业

 

但并非所有的行业限制性因素都可以被视作是壁垒。当一个行业具有以下特征时,通常才会认为这个行业就是具有进入壁垒的:

 

1.规模经济,如果进入者以较大规模进入,将导致商品的市场售价降低,最终新进入者可能无利可图,这一点在农业、制造业领域中都有很普遍的体现;

 

2.进入成本,如果进入所需的固定成本很高,并且进入后该成本就成为无法回收的沉没成本,那么新进入者将不会轻易进入,在位者就能够保护既得市场。推销新产品所需的巨额广告费用,也是一个例子。

 

3.绝对的成本优势,如果能拥有稀缺的原料来源或关键的技术,那么在位者对新进入者就有绝对的成本优势。

 

4.消费者的转换成本足够高,当消费者需要付出转换成本来使用产品时,他们通常不愿意再转向新的产品。消费者的转换成本通常来自于学习成本,配套产品的投资等等,这些都导致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如果消费者因此认为现有的产品更适合自己,那么即使有新的进入者,在位者也能够保持一定的领先优势。

 

5.政策法规的限制。政府会因为种种原因限制一些行业的准入,主要是由于环境保护的要求和大企业游说政策制定的结果。例如重工业中,产能低于一定数额的新项目不予审批通过,这种政策限制不仅在中国出现,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非常常见的。

 

这些条件和特征看起来多种多样,但其实都是围绕着一个核心展开的:将新的竞争者阻隔在壁垒之外,以降低行业的竞争强度。尤其是限制中小型企业参与到竞争中的可能,只是其体现的形式不尽相同。

 

壁垒分析的重要性

 

截止2019年,沪深A股、H股、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交易这三大市场中,能够买卖的股票加起来早已经超过一万家。

 

每一只股票都有买入和卖出的理由,挑选上市公司是个很大的技术活儿。投资者应该如何设置自己的投资规则,将一些股票(或者说是绝大多数的股票)排除在自己的股票池之外呢?

 

很多人都选择用财务指标来作为最重要的筛选标准,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做法,比如《教你读财报》的作者“唐书房”认为,毛利率低于40%、净资产收益率低于15%的企业完全不用考虑,另外安邦保险在做二级市场股权投资时,也明确了PB<1,ROE(净资产收益率)>10%的原则。巴菲特的投资中,也有极高比例都是拥有超高税后净利润率的企业。

 

通常来说,对于筛选投资标的的标准越严格,就越有可能获得更好的投资收益。但即便是对很多高净值用户来说,市场上满足ROE>20%,或者是净利润率大于40%的企业仍然太多了。

 

另外一个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这些财务数据最大的问题是,所有能够看到的数据都是“过去式”

 

如何才能更好的方式筛选出优质的投资标的?我认为以财务数据和各项盈利指标作为基础条件是非常正确,也是必要的,但是仅仅有财务数据也是不够的。

 

一些没有太多壁垒的企业刚刚开始发展时,往往具有很强的盈利能力,反应在财务报表上,也是非常的好看,但较高的盈利能力很快就会在竞争中被削弱。

 

因此,投资者需要在利用财务数据对上市公司进行初筛之后,再结合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行业壁垒情况,作出进一步的分析和决策。

 

例如在2012年左右,中国白酒市场风光无限,享受着“黄金十年”的景气市场。如果在此时看白酒类企业的经营数据和财务报表,会发现几乎所有数据都非常亮眼,收入和利润的增速、利润率普遍非常高。但实际上从2008年-2013年之间,有大量的资本进入到白酒行业(典型代表是巨力集团和联想控股),并且在四川等重要白酒产区,大量企业不断扩产,整个产业由于壁垒有限,有巨量的新产能进入。

 

有酒行业专家总结,这一轮白酒扩张具有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扩张产能时间集中化与全国范围普遍化三大特点。最终夹杂着八项规定和塑化剂风波,白酒下行周期全面来临,光鲜无比的企业数据报表迅速恶化。

 

但如果在通过财务报表的同时,对市场占有率和壁垒效应有足够的重视,就可以发现白酒行业虽然整体来看进入门槛并不高,但是在高端领域,品牌壁垒是非常强大的。尤其是身为“国酒”的茅台,有非常严格的产地限制,并且有极其深厚的品牌历史文化积淀和美誉度,这些都和行业中低进入门槛、无品牌壁垒、无文化积淀的二三线品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最终的结果是,茅台虽然也经历了大幅度的下跌,但是各种经营数据在行业下行周期中保持了行业最优水平,并且在全行业反弹、周期上行时率先业绩爆发,股价也获得了7、8倍的上涨,但行业中大量二三线品牌股价表现就要差得多。

 

所以在选择投资标时,不能只看财务数据,而必须强调需同时观察企业的壁垒和在行业中所处的竞争优势

 

塑化剂、八项规定影响下贵州茅台股价大幅度下跌

 

另外,有些具备足够强大壁垒的企业,可能因为宏观经济的不景气,或者是某些突发事件,导致报表上的财务数据并不好看,就很容易被投资者排除在选择范围之内,结果当情况好转,财务数据转暖,股价又变得太高了。这也是传统的财务数据观察的一大问题。

 

最典型的例子是2015年的格力电器。这个家电行业的大寡头、全国最具价值的空调品牌企业,在这两年的时间里大打价格战,挤压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导致自身盈利能力的大幅度下降;同时赶上2015年左右中国楼市的调整,最终导致企业财务数据非常难看,营业收入暴跌422亿元,同比上一年度下降29.04%,归属净利润同比下跌11.46%。

 

一时间,所有人都在惊呼格力“将所有鸡蛋都放在了一个篮子里(空调),极端危险”,二级市场上,投资者疯狂抛售,格力电器股价下跌55%以上。

 

2015年格力电器财务数据下滑造成的大幅度下跌

 

从负增长这样的数据上来看,格力电器毫无疑问是应该被卖出的。但是如果我们更多的去考虑其壁垒和竞争优势的话,就可以看到,格力电器的降价行为并非是被动降价,而是主动降价,意在进一步压缩行业内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

 

事实上,低价空调确实会让很多厂商退出市场,格力作为行业寡头,也就有机会在价格战之后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最终事实也果然如格力的管理层所料,价格战后,格力空调的市场占有率继续提升,至2018年逼近60%,营业收入从2015年的1006亿增长至2017年的1500亿元。格力电器由于其品牌壁垒、超高市场占有率下的规模壁垒、竞争优势,导致其市场表现无比坚韧,能够很快走出“困境”,同时给予投资者超额回报。

 

在财务报表数据上体现不出来的种种竞争力,最终战胜了报表上的数字和各种饼状图、柱状图、走势图。能够在格力电器下跌55%时买入的投资者,在仅仅两年之后就获得了150%以上的涨幅。

 

品牌壁垒

 

此类壁垒更多存在于ToC产业之中,也就是那些直接面对消费者的各类商品。

 

这些行业虽然面对的是全市场范围内海量的消费者,按照通常的简单分析来说,应该是全球范围内有非常多不同种类的客户需求,使企业难以完全满足,最终造成市场格局的分散化。

 

但事实情况却完全相反。大量的生活消费品产品都出现了严重的头部效应,两三家企业基本就可以占据行业中绝大多数的“有效利润市场”。

 

也就是说,如果把某个市场看作是一只肉鸡的话,那么其中1-3家头部企业可以吃到鸡胸、鸡腿和鸡翅这些最重要的部分,其余肉很少的部分,才是留给其他企业的份额。

 

消费品行业中,头部企业能够享有非常丰厚的利润。在各个国家的资本市场中,都有市值规模非常庞大的知名品牌企业。

 

对于消费者来说,购买这些企业的产品是如此的顺其自然,以至于完全不用经过任何思考。

 

战略和营销大师,《定位》一书的作者杰克·特劳特对此提出了自己的判断。在他看来,每个消费者都会去选择某几个品牌的产品,因为消费者只能接受有限的信息。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消费者会按照个人的经验和接收到的信息,甚至是一时的情绪来进行消费行为。

 

这就让企业有机会通过宣传和品牌打造的方式,来改变人们的消费行为。另外,大企业也可以凭借其雄厚的财务实力和渠道能力,创造多种品牌,以多品牌战略来攻克各个年龄段、各种类型消费者。为其提供看起来更加符合自身个性的品牌商品(虽然这些商品之间的真实差异可能并不大,甚至是完全没区别)。

 

对于C端消费者来说,人们的心智只能对每种商品容纳2-3个品牌,这就直接决定了每个行业中都会有几家非常强势的寡头企业,而其他不能占据消费者心智的品牌日子就会不太好过。

 

特劳特后来又强调,由于互联网的兴起带来了巨大的信息扩容,另外各类新型产品层出不穷,这会让人们对品牌的认知变得更加有限,最终导致每个行业只有1-2家可以占据消费者的心智。显然,这会导致消费品行业的垄断企业更加强大。

 

我观察到现实的情况是,每个消费者都需要面对太多种商品,这成百上千种商品构成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如果我们按照生活所必须的商品是2000种来计算,平均每种都认识和了解3个品牌的话,那就是6000个品牌的商品,这还是没有计算每个品牌内部的各类细分型号。


超市中绝大多数商品的品牌都是人们记不住的

 

在这些商品里面去挑选日常所需,是一个非常浩大的工程,几乎不可能实现。因此人们更倾向于选择某一两种最熟悉的品牌,替代对这种商品的认知。

 

所以,当一家企业成功占据了消费者的心智,那么就会迎来源源不断的购买行为,为其创造出稳定的收入来源,并随着社会购买力的增强而不断提升。

 

这个时候,各行业头部企业(特别是刚需、弱周期型的商品)如果能够确保其品质、做出稳定持续的产品升级,就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证良好业绩,即便是如伊利、蒙牛、双汇、茅台一样,受到一些负面因素的冲击,行业内的领先地位也能保持住。

 

互联网时代,商品的供应种类越来越丰富,数量越来越多,导致品牌壁垒骤然提升,将产品打造成具有鲜明特色、能够被大众快速接纳的商品,需要付出更多的营销费用,需要更加强大的品牌打造能力。这个过程变得越来越困难了。

 

因此,目前人们面对着更加难以选择的消费过程,品牌壁垒的作用比以往更加增强了。一个精心呵护的优质品牌,意味着更有持续性的业绩水平,同时也能够在资本市场中收获更高的估值水平

 

随着公司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品牌价值这种无形资产越来越高,这类寡头企业的市盈率、市净率一般呈现上升趋势,这种规律在家电(美的格力海尔)、高端白酒(贵州茅台五粮液)、乳制品(伊利股份蒙牛)等行业中都见得到。

 

政策壁垒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管制”大国,在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规章制度和政策法规都比较全面。在产业经济方面,虽然国家一直在放开一些行业的管制政策,放开准入门槛,但政策壁垒也是真实存在的。

 

其实政策壁垒不仅在中国常见,在全球范围内的任何一个国家,都有不同程度的行业准入壁垒,包括被很多人认为奉行“自由市场经济”的美国也是如此,而且这些壁垒政策还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

 

20 世纪 30 年代,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经济危机爆发,美国经济陷入了衰退。这时主张政府干预经济“大政府”主义的罗斯福政府上台,并推行罗斯福新政,于1933 年制定《全国产业复兴法》。

 

根据该法,建立全国产业复兴署、选择若干产业部门加以扶持或给予优惠待遇,“建立起法定的计划体系,并试图通过制定行业生产限额、价格水平工资标准,消除企业间的竞争,减少企业倒闭,增强投资者信心,提高职工工资收入水平”,来鼓励各行业组织政府支持的卡特尔,促进就业,刺激投资,防止过度竞争,促进整个国家的经济复兴。

 

20世纪70年代,日本也曾经面临和中国类似的重工业生产过剩的局面。为此,日本经济部门制定了《特定产业安定临时措施法》,简称“特安法”,试图通过行政手段处理过剩设备、控制新增设备以及建立萧条卡特尔等手段化解过剩产能。其中最重要的举措之一,就是制定全新的新产能准入制度,以防止中小产能新晋入局,进一步加剧行业过剩。

 

这和中国从过去两年开始实施的“供给侧改革”如出一辙。通过对产能准入门槛的提升,以及一系列类似的对企业主更高的要求,可以让某些行业的竞争者数量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并且减少中小型厂商用其最擅长的低价策略,对大型企业进行冲击。

 

实际上这样的政策是非常合乎常理的。一方面,大型企业本身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可以通过游说的方式,来提高行业的准入门槛,以维护自身利益,这是从寡占企业自身利益诉求的角度出发。

 

另一方面,在中小型企业的角度来看,如果放任中小型企业进入到市场竞争之中,那么这些企业势必会祭出自己最重要的武器——低价,以至于因此放弃产品质量、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来降低成本,进而有可能酿成行业危机。

 

此前乳制品行业的危机让我们看到,大量中小型乳制品企业,受到利润的驱使进入到产业中抢夺奶源,加剧竞争,最终让消费者和整个行业都遭受了灾难。

 

实际上,政府后期进行的政策法规限制,就明确提出了要限制乳制品行业的准入门槛:修订后的《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大幅提高了乳业准入门槛。这是一个教科书式的政策壁垒。

 

根据当时的规定,进入乳制品工业的出资人必须具有稳定可控的奶源基地,且现有净资产不得低于拟建乳制品项目所需资本金的2倍,总资产不得低于拟建项目所需总投资的3倍。新建乳制品加工项目稳定可控的奶源基地产生鲜乳数量,不低于加工能力的40%;改(扩)建项目不低于原有加工能力的75%。

 

准入门槛的限定,使得整个行业的竞争格局稳定可控。在这个提升门槛的过程中,行业内的寡占型企业的利润得到了保障,可以充分受益。事实是,伊利和蒙牛作为行业里的领导者,确实在随后市场复苏的行情中充分受益了。

 

在卖方集中度很高,进入壁垒很高,产品差别较小的行业中,几个寡头企业尤其容易采取一致行动,甚至不用做事先的“合谋”。当市场上的玩家数量少到一定程度时,大家总是很容易就达成共识,共同赚取超额利润。

 

美的、海尔格力三家空调企业曾经在很长时间里保持价格的一致,也曾经在相同的时间里默契的一起降价。几轮下来,行业里的中小型企业已经消失殆尽了,而三寡头的盈利能力不断提升,市值全部达到千亿级别。

 

另外,有一些污染比较严重的产业,受到国内越来越严格环境保护政策的影响,有大量中小型企业被迫出清,造成了行业内的大型企业迅速寡头化,垄断型企业大量涌现。

 

最早是染料行业的环保风暴,造成了行业龙头浙江龙盛、闰土股份大获其利,市场占有率不断攀升,截止2018年两家占有国内染料产业40%以上的市场份额;炼化行业也有类似的情况,让荣盛石化,恒力股份,恒逸石化等企业在各个细分领域坐实寡占地位。

 

政策壁垒对于提升企业盈利能力来说,可以说是“立竿见影”的,因为一刀切式的监管政策或骤然提升的产业准入门槛,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改变产业竞争格局。2016年开始的“供给侧改革”,在很短的时间内让国内钢铁、煤炭企业业绩快速暴涨,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规模壁垒

 

有过大规模采购经历的人都明白,同一样的商品购买的数量越多,就越有可能以较低的价格买入。例如对于消费者来说,如果你能一次性买下商贩一车水果的话,那商贩一定可以给出一个比零售价低得多的价格。

 

这样一条简单的规律,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任何一个行业内都是适用的。也就是说,如果一家企业的采购规模越大,就越有机会以更低的价格获取所需的原料,进而降低自身的生产经营成本。

 

这种成本之间的差异,会造成企业与企业之间商品竞争力的巨大差别。同样面向社会提供5元的商品,具备规模优势的企业可以通过大规模采购将成本降低至4元,而中小型企业没有这种优势,成本只能是5元,结果无利可图,只能退出市场。久而久之,小型企业被自然而然的清除出了市场,规模壁垒形成。

 

另外,在制造业中,具备规模优势的企业,更有可能进入“良性循环”:更多的生产商品带来更大规模的自动化生产设备,进而提升生产效率,获得更低价格的成本,进一步压低商品价格,获得更大的销量。但是小规模的制造业企业,则只能以更高的成本,生产更少的商品,陷入到更弱的竞争地位之中。

 

规模优势在零售行业中,甚至可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拥有十家门店的零售连锁店,可以以批发价进货;拥有一百家门店的连锁店,则可以和厂家直接商谈进货,绕开各类批发商和经销商,获得更多利润。而拥有一千家门店的大型机构,则可以自行生产特定类型的商品,或者是直接向商品的生产厂商下订单,设计出特定的商品。

 

例如,沃尔玛多年来利用自身门店数量优势,在全球范围内(特别是中国)大肆采购,这成为其保持低价的同时还能获得超额利润的关键,而另一家大型零售企业好市多(Costco)则以大规模客流为基础,在各个领域定做自有品牌的“Kirkland”商品,从坚果、果汁到日化用品,从食盐到蛋白粉保健品等等,商品数量之广泛,让顾客几乎不必选择其他品牌的商品,自身成为目前市场表现最强劲的零售企业。

 

显然这是任何一个地方性连锁企业,或者是小卖部所不能具备的优势,也是这些大企业之所以成为世界巨头的关键因素。


Costco股价走势

 

查理芒格对于规模壁垒有非常深刻的理解和犀利的解读。他曾经在一次演讲中指出,“如果你打算建造一个油罐,很明显,随着油罐的增大,油罐表面所需的钢铁将会以平方的速率增加,而油罐的容量将会以立方的速率增加。也就是说,当你扩建油罐时,你能用更少的钢铁得到更多的容积。”

 

在芒格看来,规模优势理论的本质是,“生产的商品越多,你就能更好地生产这种商品,这是一个巨大的优势,跟商业的成败有很大的关系。

 

规模越大,企业就能给用户提供更多的服务,例如电视台中更多新鲜有趣的电视节目,门户网站中能够为人们提供的新鲜资讯,大型航空公司为乘客购买更加舒适先进的飞机。在这些更棒的用户体验面前,中小型企业由于资金和规模的限制,将会迅速失去原有的客户群体,最终大量退出市场,形成行业集中的过程。

 

拥有这种类型壁垒的企业,往往在终端售价上采取代价策略,在带给消费者好处以维持市场优势的同时,也可以让潜在的竞争者无利可图,最终放弃进入到竞争中来。

 

例如从1924年到1947年间,美国杜邦垄断了整个美国的玻璃纸行业。这是一个存在显著规模效应的行业,并且杜邦认识到了,低价策略会阻止竞争者进入该领域。因此在1924年到1940年间,将其玻璃纸产品价格下降了84.8%。这一策略成功的阻止了新厂商进入该领域,并保证了杜邦在这个细分市场的支配地位。显然,杜邦愿意接受较低的价格和利润率,以换取长期稳健的竞争优势。

 

另外一个例子是,美国糖业公司(American Sugar Refining Company)在成立之后,几乎垄断了全美国全部食糖供应,但是这家企业的聪明之处,在于并没有滥用自己的市场支配地位随意提高价格,而是将糖类产品的价格保持在一个稳定的区间,以阻止新的竞争者出现。最终,这样的策略也帮助这家企业逃过了反垄断法案的拆分制裁。

 

规模壁垒对于企业的竞争力来说如此关键,以至于越来越多行业里都出现了巨无霸企业。而更加先进的技术条件,也带来了更加强大的企业管理能力,这让强势企业可以更好的管理日益庞大的企业。

 

上个世纪,会有大量寡头企业因为规模越来越大而失去活力,最终萎缩。但是如今,大企业可以借助更加先进的技术,实现内部沟通效率的提升;也可以聘请更多的外脑来管理企业,这都导致了具备规模优势的寡头企业,比此前几十年拥有了更加灵活的舞步,也让这些企业保持了更长久的竞争优势。

 

技术壁垒

 

在中国,很多人都强调科学技术的重要性,甚至是对高科技有一种天生的“迷恋”,将其视作改变一切被动局面的良药。

 

在这种环境下,技术的在企业经营中所发挥的作用,往往会被人为的放大。人们对于技术类和互联网类上市公司股票非常热情,用很高的估值买卖交易,并将这些企业推到更高的估值水平上。

 

长时间以来,代表科技类企业的创业板平均市盈率都在35倍以上,在2015年“双创”期间,创业板的整体市盈率曾经被推高至150倍左右,科创板上市之后,市盈率也在百倍以上的高位。

 

我们不会否认技术在企业经营和竞争中所处的关键作用,但实际上技术壁垒的重要性是所有壁垒中最被高估的

 

其中原因在于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的生意都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技术障碍,尤其是民用高科技,相比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军用技术,大多还有很大差距(甚至很多民用技术本身就是军工研发的“附属品”,或是其中市场化成本更低的那部分),因为95%以上的普通消费者,根本无法为过于高深的技术买单。

 

因此对于大企业之间的竞争来说,技术壁垒大多数时候都只是如纸糊的一般。

 

这个趋势在中国最明显的体现之一,就是2000年左右中国第一波光伏产业发展浪潮的经历。

 

彼时中国最优秀的光伏产业创业者是施正荣,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博士毕业,师从国际太阳能电池权威教授,于2000年回国创办了无锡尚德,打造出了中国最大的太阳能企业,一度成为中国首富。此时的光伏行业,怎么看都是一个实打实的高科技产业、黑科技产业。

 

如果技术壁垒真正有效的话,在当时掌握“核心竞争力”的无锡尚德,应该以很快的速度成为中国光伏材料市场中的垄断企业。但事实是,尚德快就遭遇了来自各个地方政府扶持的光伏企业强有力的冲击,各家企业全都具备多晶硅生产能力,技术来源渠道多种多样。最终的结果是,曾经高科技的代表,中国光伏材料行业的第一波浪潮随着几大巨头的破产而最终消散。

 

有限的市场与激烈的竞争,让包括尚德在内的第一批光伏企业几乎全军覆没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中国最早的互联网行业中,门户网站曾经是高科技的代表,但瀛海威、中国网等早期的门户网站,并未因为有足够的互联网产业早期技术壁垒,而成为穿越牛熊的成功企业,反而是在更加激烈的竞争中折戟沉沙。

 

即便是技术非常复杂的搜索引擎,百度也有360、搜狗、今日头条等不少竞争对手;在海外,谷歌也需要面对Bing的竞争,并且很多潜在竞争者不进入市场,并非是因为没有搜索技术,而是缺乏合适的时机机会。

 

最新的人工智能音响产品,亚马逊Echo最早问世,很快就收获了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宝座,但随后包括谷歌、苹果、阿里、京东和科大讯飞等企业都做出了类似的产品(虽然质量上参差不齐)。

 

连知识密集型的基因、芯片等行业,都充斥着类似的竞争,日韩的芯片竞争大战,最终要靠政府数以亿计的补贴站中才得以决出胜负,看似新兴产业的基因行业,也迅速出现了多家创业公司和上市公司,做着类似的事情。

 

所以我们应该抛开单纯的科技热情,冷静的从投资角度想一想:技术壁垒是否长期可靠?是不是可以确保一家企业长期占据某个市场领域的垄断地位?我们的理解是,技术是企业成长为一家伟大企业、垄断企业的必须条件,但并非是唯一条件。

 

技术可以帮助创业企业跨出成功的第一步,并获得一定的领先身位。但是在之后的第二步、第三步,都需要各种商业因素与之配合,例如在商业模式上的创新,产品打造能力,更好的用户体验,甚至是金融力量的渗透,获得更多融资支持企业的发展等等。这些都和技术同等重要,甚至是比技术更重要的商业因素,有了多种因素的支撑,企业才能“从1到N”,获得更大的成功。

 

另外,技术最大的功能之一,是帮助大企业、垄断企业获得更强的管理能力,使规模庞大的业务体系更具效率。但是这些技术对于小企业来说,产生的促进作用则要小得多,或者中小企业根本就负担不起支撑新技术应用所需的资金。

 

比如通过大数据画像技术,阿里巴巴可以为用户提供更想要的商品,获得更大规模的销售额,但这些技术对于绝大多数零售企业来说都太贵了。

 

行业中的大企业可以通过并购的方式,以较低的代价获得最新的技术和急需的技术,使之成为自身的一部分,这就导致很多创新型技术从小企业开始,但很快大企业、垄断企业也有了类似的技术能力。

 

如此之后,会造成大型企业具有越来越强的竞争力。中小型企业的技术壁垒,在这些企业面前只能“形同虚设”。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