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控制emoji?
2019-11-12 14:20

谁在控制emoji?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界面新闻(wowjiemian),作者:Micah Hauser,翻译:马昕,编辑:黄月,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几年前,警方搜查了布鲁克林一个青少年的家,并逮捕了这个孩子,原因是他在Facebook上发的一串表情。在此之前两位巡逻的警察在这片区域被杀,紧张情势加剧。


这位少年在这条高度冒犯性的推文里贴上了一个警察的表情,后面紧跟着三把手枪,这就足以招来逮捕令了,罪名是“制造恐怖主义威胁”。虽然大陪审团随后拒绝对他发起指控,但这位青少年的保释金高达15万美元。根据刑事起诉书,这些表情让警察们“开始担心他们的人身安全”。


在当时,Facebook的手枪表情还是一把十分真实的左轮手枪,到了2018年,这个表情就更新为了一把荧光绿的喷射水枪。马克·扎克伯格挥了挥手,一项重罪湮灭成了一个笑话,不过果真如此吗?


枪emoji在多个不同平台的演变


法庭在处理涉嫌犯罪的指控时往往有义务厘清作案动机,证据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说口头表达:嫌疑人有没有告诉朋友他要抢劫酒水商店?或者是手势:他有没有打手势用手指滑过喉咙?亦或许是语音语调:他是否曾喊叫威胁,或者怒吼出某句歌词?


至于表情符号,由于有着不断发展的内涵解释和外观上的巨大更迭,给法庭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如何解读emoji已经不仅限于理论上的探讨了。


圣克拉拉大学的法律学者、emoji表情法这个新兴领域的专家埃里克·高曼(Eric Goldman)记录了150个牵涉到emoji表情的案件,并在日前为纽约州的庭审法官开办了一个“表情速成班”,“许多人走进来的时候都在想,‘为什么我需要了解表情符号?’”高曼说,“到了最后,他们一个个都目瞪口呆。”


Facebook不是唯一一个把手枪换成玩具枪械的科技公司。在2016年6月,苹果就为它铺平了道路。费兰多·卡斯提尔(Philando Castile)在车上被警察开枪击毙,奥尔顿·斯特林(Alton Sterling)兜售光碟时丧命,德尔罗恩·斯莫尔(Delrawn Small)等黑人男性在公共场合死于警察枪口之下。


其他的科技巨头也都有样学样。2018年年底,佛罗里达州玛乔丽·斯通曼·道格拉斯高中和圣菲高中发生校园枪击惨剧,在这种背景之下,各大公司的手枪的表情几乎全都被改造了一通,只有少数例外。


然而,秉承着去政治化的原则,没有一家公司承认他们改变手枪emoji的原因是迫于枪支暴力或激进分子的压力。就算枪支暴力和社会活动家真能领一份功劳,所谓“在视觉上移除关于枪支的图像能够减少枪支暴力”的说法,最多也只是宣传工具给我们注射的一点安慰剂罢了,还不如要求苹果用花体字和鲜花来装点一下“枪”这个字呢。


引发最多法庭争议的是经典的大黄脸微笑脸,随后是“眨眼”和“悲伤脸”。


关于表情的法庭之战并非总会牵扯到“恐怖主义威胁”,最常见的控诉是性侵犯。这类案件范围极广,从儿童监护权到工作场合的性骚扰,甚至谋杀。根据高曼的统计,引发最多法庭争议的是经典的“大黄脸微笑脸”,随后是“眨眼”和“悲伤脸”。


在最近的一起性交易案件中,法庭需要裁定被告发送的一个“皇冠”表情是否意味着提出自己可以当皮条客。2017年,一对有购房意愿的以色列夫妇在向房东发送了一系列表情后,被勒令赔偿。


在协商一套公寓的过程中,他们先后发送了香槟酒瓶、花栗鼠和一个跳舞的女人,结果房东断定他们想要这个地方,于是把房屋信息从市场上下架,这对夫妇却从此再无音讯。


法庭裁决两人负有责任,因为这些表情“非常乐观”,并且认为被告的行为“不守信用”。这样看来,一个人眼中的花栗鼠在另一个人看来可能就是保证金。


长久以来,大多数人往往认为表情符号帮助我们领悟言外之意,从而丰富了谈话人的理解。常驻英国的语言和数位沟通专家维维安·伊凡斯去年出版了《Emoji密码》(The Emoji Code)一书,生动地介绍了表情包的爆红和背后的理论。


他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72%的年轻人认为,通过表情比仅仅使用文字更容易表达情绪。“我们往往词不达意,字面上的理解难以传达我们真正的意图,”伊凡斯表示。表情符号可以代替表示明白的点头、讽刺的翻白眼以及轻松的吐舌,这些潜在的信息很难通过纯文字来展现。


《Emoji密码》维维安·伊凡斯 著


话虽如此,虽然开发表情的目的就是澄清说话人的态度,或者配合文本提供某种注解,但它们的内涵依然难以捉摸。定义表情的努力并不是没有:“表情百科”(Emojipedia)网站每月浏览量达3300万次,滚动分类各种表情并且提供阐释。


这个网站还留存着一个档案,记录着每个表情符号的演变。“我们是表情领域的牛津词典,”表情百科的资深词典编纂员约翰·凯里说,“这真是太荒唐了!”——凯里同时也从事着更为传统的词典编撰工作,担任网站Dictionary.com的研究编辑。


这个网站拼尽全力以解决定义模糊的问题。“眩晕脸”的表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是一个新的表情符号,描绘了一张“黄色的脸,长着波浪嘴和斗鸡眼,仿佛因为陶醉(或是酒醉)而变得既困倦又情绪万千,或者是因爱得痴狂而头昏脑热。”


凯里解释说,大多数人认为这个表情的意思是酒醉,但如果你仔细看看数据,就会发现人们往往把它放在句末,举个例子,“我刚从加州回来,终于吃到了网红In-N-Out汉堡,[眩晕脸]”或者“你听说特朗普最近说的话了吗?[眩晕脸]”。


这个表情的使用还有各种不同的变体。不管是狼吞虎咽享用一番薯条和奶昔过后一个饱嗝的满足感,还是总统推文引发的令人作呕的感觉,“眩晕脸”的表情总能派上用场。可怜的是在这众多内涵中艰难抉择的法官了。


“眩晕脸”的含义因句而异


编造新词有什么难的,你只需要做第一个说出来的人。在周末农贸市场,几个食客灵感迸发,创造了一个新词来表达他们对本地食物的喜爱:土食者(Locavore,指那些热衷于食用住所附近所产食物的人)。


新创造的词要么能火,要么继续默默无闻,就看人们怎么选了。有人会在Instagram上用这个词,或者告诉外地朋友,其他人就开始打量起这个词,然后本地新闻再插上一脚,杂货店还可能把它引到广告牌上。突然之间,这个词就成立了,甚至在其所在文化中一传十十传百。


表情符号的沉浮命运就不这么民主了。它们不是文字,但和文字密不可分。四分之三的美国人会经常在文字信息中插入表情符号,每天至少有60亿个表情在主流社交媒体上飞来飞去。牛津词典似乎也接受了这一下沉。2015年,牛津词典年度词汇是“哭笑不得”的表情。


2015年牛津词典年度词汇:Face with Tears of Joy


尽管如此,和新词的诞生不同——比如“努力尝试”(try-hard)、“淡定”(chillax)、“饿怒”(hangry)和小资(bougie)等等新词是人们日常交流的结晶,emoji不是从大众的集体思考中涌现的,新表情不是你说发明就发明的,还得通过申请。


纪录片《图片字符》(Picture Character)今年在翠贝卡电影节首映,导演玛莎·谢恩 (Martha Shane)和伊恩·钱尼(Ian Cheney)在片中讲述了表情符号批准通过的沧桑历程和荒谬故事。这部电影聚焦于三位希望扩大绘画文字语料库的申请人,为了实现目标,他们必须把自己的作品提交给统一码联盟(Unicode Consortium)审核,新的表情才能启用。统一码联盟的责任就是维护数字文本的全球标准。


纪录片《图片字符》海报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已经把言论甚至是思想的领土割让给巨头公司了。


一位穆斯林少女想要加入一个戴头巾的emoji,一群阿根廷人坚持要有马黛茶葫芦,而为了打破“月经羞耻”,一个国际非营利组织希望添加一个能代表“大姨妈”的表情(虽然经过几番内部争论,这个组织最终决定采用“一条沾了经血的内裤”)……追求更加公平合理、包容多样的表情已经超越了政治正确。


两位大学学者研究发现,各个族群的人在看电视时,自尊心都会遭到打击,除了白人男孩——因为他们在电视上看到的都是自己的同类。“五年前,我在WhatsApp上和朋友们建了个群,”提出添加包头巾女性的青年拉约福·阿尔胡米迪(Rayouf Alhumedi)说,“我的朋友都在表情库里找到了代表自己的那一个,唯独我没有。”


作家蕾哈娜·琼斯(Rhianna Jones)最近提出,要加入一个非洲“爆炸头”表情,为代表“黑人、非洲拉丁裔”和其他移民散居群体的多元文化而设计一个蓬松的小卷爆炸头。今年,统一码联盟推出了新一批emoji表情包,其中就包括助听器、机械义肢和中性性别情侣。


《图片字符》剧照


统一码联盟为新添加表情方案提出了一套指南,全文超过6000字,包括16个因素和其下子因素:候选表情是否包含隐喻或者象征意义?该表情是否能找到清晰可辨认的物理事物作为原型?


奇怪的是,这份指南的最前面划着一个醒目的红叉:不要以推进某项“事业”的发展为理由来为添加该表情辩解,虽然不知道这么做值不值得。


换个角度看,这种保守的态度也可以理解。统一码联盟无权删除表情包,否则就难以维持通用标准,而如果草率通过某表情,则可能引入人们对流行噱头的疯狂赞美,把表情库弄得一团糟。


正因如此,统一码联盟拒不接受名人、品牌或者商标emoji。即便这样,有些企业还是钻了空子。“蓝色皮卡”的表情已经安然度过了“试用期”,即将成为统一码联盟的常驻成员,而在这辆卡车背后运筹帷幄的,正是福特。


在“蓝色皮卡”的提案上,作者一栏填的是原蓝州电子咨询公司的创意总监内森·马乔(Nathan Maggio,目前马乔任职于民主党参议院伊丽莎白·沃伦麾下),福特正是这个公司的大客户。回想起来,该提案的介绍部分有这么一句话:“是时候让我们的全球视觉语言变得更强了。”在这句话里,福特的真实目的昭然若揭。


蓝色皮卡驶入emoji


呈交的表情提案由十家科技公司和阿曼政府(在这个国家,记者和社会运动家因为批评政府对社交媒体的打压而被关进监狱的新闻已是家常便饭)共同裁决,这十个科技公司包括Adobe、苹果、Facebook、谷歌、华为、IBM、Netflix、甲骨文和思爱普。


这一点难免让人皱起眉头,让这些公司来做我们数字交流的管家,能放心吗?YouTube的推荐算法创造了一个温床,让小黄片爱好从娃娃抓起;Facebook听任缅甸军事官员散步虚假信息、煽动仇恨,最终触发罗兴亚种族灭绝危机。


过往的教训并没能带来什么有深度的改造。当“带血内裤”在小组委员会上慢慢消失踪影的时候,“我不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一位绝望的活动人士承认自己也一筹莫展。于是这个组织换了一个美化过的版本,用简简单单一滴血来代替月经。另一位同僚插话道:“有了统一码联盟,就很难带来改变。这个老巢在硅谷的阴暗组织控制着一切。”


指代月经的血滴emoji


我们在数字空间的大多数交流,都是受到政府和大公司的调解和监控的,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抽象一点,苹果不能控制“A”这个字母,但微笑脸和其他所有东西都归它管。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已经把言论甚至是思想的领土割让给巨头公司了。一个朋友最近告诉我,他陷入了一个可怕的反馈循环:“当我经历着生活中的某个柔软时刻时,我没有发表情,而是把自己想象成了那只表情里哭泣的猫。”


不要忘记,表情符号并不是通用的。统一码联盟给每个表情编写了一套通用的“代码点”,就像是一个骨架,各个公司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装饰这个骨架。“在过去的几年里,许多大公司的表情已经达成了一致,”凯里说,“但差异依然存在。”


有的玉米穗朝左,有的则往右倒,有的小船在巨浪中翻滚,有的则在如镜的水面飘荡。从苹果到三星,巧克力曲奇的形态也各式各样,有奶奶的独门秘诀,也有苏打饼形状的点心。不过这些小差别可能不至于让人抓耳挠腮。


不同科技公司的cookie emoji


有些设备之间表情所呈现的差异就很明显了。曾经有几年,从iPhone手机里发出的水枪表情,在另一台设备上看就成了左轮手枪。因此表情符号法律专家坚持认为,如果要把表情纳入庭审证据,就必须同时收录发件人和收件人的版本,如此一来法官和陪审团就能看到两方的角度。


“某个平台用两眼画叉的表情来诠释‘惊讶脸’,这样一来,如果有人发了‘惊讶脸’这个表情,收信人就很可能将其解读为死亡威胁。”


在《Emoji密码》中,伊凡斯引用了明尼苏达大学曾经做过的一项研究。研究清楚展现了表情形态差异的微妙之处。研究者给参与者展示了不同平台上的22个表情符号,让他们理解其中含义,并按消极到积极的程度进行打分,分值为-5到5。


大多数人都给眉眼弯弯的“露齿笑”打了4分,评价非常积极,而苹果系统的版本看起来则有些痛苦,只得了-1分。在高曼给法官的速成课程中,他也引用了一项针对推特用户的调查:四分之一的受访者不知道表情符号在各个平台上呈现的形态是不同的,同时20%的人表示,如果知道的话,他们可能就不会按原来的方式发推文了。


不同公司的露齿笑emoji


表情符号最早出现在日本的传呼机和手机上。第一个广泛运用的表情库是栗田穣崇(Shigetaka Kurita)在1999年设计的,共有176个表情,每个表情都不超过144像素。栗田穣崇最初在12*12的方格纸上着色,创造了一些早期模型。2016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将它纳入永久收藏,对外宣传说这是表情包的“原始版本”。


然而“起源故事”往往经不起推敲。Emojipedia的创始人及主编杰拉米·博吉(Jeremy Burge)表示,根据他和一批表情符号专家的研究,日本软银早在栗田穣崇的两年之前就设计出了一套规模小一些的表情包。博吉最近远赴日本,去寻找一些在网上难以觅得的旧设备上的“一手材料”。“我就在旧手机店里到处逛逛,核对电话型号,研究这些已经不再使用的表情。” 博吉说。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收藏的栗田穣崇表情库


语言学家加文·卢卡斯(Gavin Lucas)曾写过一本《Emoji的故事》(The Story of Emoji),这本书由Prestel出版,装满了五彩斑斓的插图。卢卡斯在书中指出,上世纪90年代中期,日本的新兴的科技浪潮为emoji的诞生提供了一个大熔炉。


在传呼机这样的新型设备和电子邮件这类新通信工具的引领下,覆盖范围广的数字通信技术开始兴起,而旧传统要跟上时代步履维艰。“在日本文化中,”卢卡斯写道,“传统的个人信件往往冗长啰嗦,塞了一堆无关痛痒的节日问候和各种传达发件人善意的敬语,而电子邮件那种短平快、随意自然的风格和这种传统格格不入。”在这样的背景下,表情包就揽下了这个活儿,填补二者之间的空缺。


《Emoji的故事》加文·卢卡斯 著


今天,我们可以使用3019个表情符号,是栗田穣崇那套表情的17倍。在纪录片《图片字符》中,他满怀热忱地看着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数字屏幕上自己的作品说,“说实话,今天的表情变得太复杂了,从某些层面上看,已经偏离了我最初的创作。”


统一码联盟的牢牢控制已经让表情从整体上脱离了不羁的创造性,模因和Gif动图趁虚而入,应运而生。


人们可以看到各种变化:从模糊但表意强大的概念性表情到实打实的图片注解。这种想要全面综合地诠释文字的冲动,让人想起博尔赫斯著名的短篇故事《关于科学的精确性》,在这个故事中,帝国的制图师偏执地想要穷尽领土上的所有细节,以至于绘制了一幅与帝国面积同等大小的地图。


但地图的实用性不仅在于海纳百川,忽略和舍弃也同等重要。在后世的眼中“这幅庞大的地图一文不值”,最终沦为碎纸一地。


早期表情简陋的外观和有限的数量逼着用户自己填补表意的空白。直到今天,许多流行的表情——比如说“上下颠倒的微笑脸”、“头顶长角的微笑”、“一坨屎”、“瞪眼”——也有着相同的特征,内涵模糊。


给表情加上必不可少的解释和注脚,挖掘它们精准的内涵也是表情吸引人之处。“问题是,到目前为止,大约90%的表情都可以照字面上理解,”凯里说,“另外的10%就不那么实在了,比如说‘旧牛仔裤’,这个表情每天都有一堆人使用。”


结果这条人人都爱的牛仔裤被小山似的各种衣服所淹没。“如果每样东西都有一个表情,也就意味着一个好用的表情都没有。当我们给所有东西都配上一对一的图像表现,那么个体的价值就会下降,因为其中的创造力也下滑了。我们正抽丝剥茧地毁掉表情符号的灵活性。”


牛仔裤emoji


有人于在线请愿平台Change.org上提出添加胡子的表情(胡子很棒,我想要表达我对留胡子的人的爱!),也有人偏爱虫子的表情(虫子也值得爱与认可!),白葡萄酒的表情也在申请之列(“是时候表态了”)。已故的英国老牌乐队“摩托头”乐队(Motörhead)的主唱兼贝斯手莱米·凯尔米斯特(Lemmy Kilmister)也荣誉上榜,因为他是“有史以来最牛逼的混蛋”。


《图片字符》中也剪接了一系列这样稀奇古怪的提案。一位奇葩用户想要添一条琵琶鱼,理由是:“我们的表情中只有12种海洋动物,其中两只是鲸鱼,绝大多数都是浅海动物,琵琶鱼是有代表性的深海物种。”


有的人则渴望蔬菜的加盟:“我觉得要是能加入葱属蔬菜,表情库会好得多,比如说大蒜、洋葱,韭菜,大葱和青葱。”缅因州参议院安格斯·金(Angus King)则高呼加入地方风味小吃:“我们给统一码联盟发了邮件。简直不能忍!螃蟹有表情,其他所有东西都有对应的表情,唯独没有龙虾!”但这些请愿的目的并不在于表现,而在于把他们自己的愿望强加于人,而非反映大家的喜好。


缅因州参议院安格斯·金呼吁申请的龙虾emoji


就连统一码联盟的人也没能找到出路。“我们只希望能给出一个更好的答案。”该联盟的技术委员会副主席克雷格·卡明斯(Craig Cummings)说,满脸恼怒,仿佛在他同意为派对准备食物之后,前来的食客迅速翻了四倍。


在统一码联盟的网站上,划过一长串技术文件,你就能找到这个组织对未来的愿景。“希望人们都能任意上传他们自己喜欢的表情,”不再依靠科技公司的表情库。这个想法看似简单,但这样的转变要想产生,需要“巨大的基础架构改造”。在那之前,我们只能别人给什么就玩什么。


人们确实也是这么做的。当我们爱一个人的时候就发爱心,想念他们的时候发亲吻,想吃匹萨的时候就用匹萨。这些无聊的表情习惯慢慢僵化了。统一码联盟的牢牢控制已经让表情从整体上脱离了不羁的创造性。


而模因(meme,恶搞表情包)和gif动图便趁虚而入,应运而生,它们凭借着创意迅速爆发,以令人目眩的速度疯狂传播。有时候创造性的二次开发确实还能扳回一城——这里加个茄子,那里添颗桃子——但emoji表情终究不是我们创造的,而是大公司为我们设计的,我们如何使用它们恰恰反映了它们的地位。


meme emoji


表情符号的变形虽然差距甚小,发生的几率也极小,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今年夏天,巨大的喷漆画表情爬上了加利福尼亚的曼哈顿海滩的一间小屋,其中一个吐着舌头,另一个嘴上则拉着拉链。


屋主凯瑟琳·基德(Kathryn Kidd)绕开了统一码联盟的虎视眈眈,对表情作出了个性化调整,给他们戴上了浓密的长睫毛。邻居报告称房屋被用于短期租赁,而且房主基德被罚款了4000美元。


一位邻居苏珊·维兰德(Susan Wieland)最近刚种完睫毛,表示“我感觉受到了冒犯”。基德否认自己有意针对她,但这两个大黄脸确确实实正对着苏珊的房子,而且基德雇的艺术家还把他的杰作发在了Instagram上,配上了#种睫毛#的标签。告密者往往没有好下场,希望警察不要因为“进行恐怖主义威胁”而逮捕她吧。


凯瑟琳·基德在房屋外墙上画的种睫毛emoji


备注:本文原载于《新共和》,作者Micah Hauser曾为《纽约客》《纽约时报》《哈珀杂志》等杂志撰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界面新闻(wowjiemian),作者:Micah Hauser,翻译:马昕,编辑:黄月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