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势的公司文化是如何走向“泡沫化”的?
2019-12-10 22:01

强势的公司文化是如何走向“泡沫化”的?

封面来自pexels


1/5、大企业,是非多


每隔一段时间,总有一些大企业深陷舆论漩涡之中,从百度到腾讯阿里到京东拼多多,再到最近的那谁谁。


作为不了解细节的局外人,没法判断具体问题的是是非非,我更感兴趣的是:


为什么在很多常识性的问题上,大企业的认知和普通民众会有如此之大的差距?


各方利益冲突如何被强势的企业文化掩盖,又是如何爆发的?


大企业的高管又是如何看待企业内部的各种矛盾的?


这个问题,我之前喜欢用微观视角,比如决策者有自己的利益考量《出一道题,看看你有没有当领导的直觉》,比如内部猜疑链《真的是“大人只讲利弊,小孩子才分对错”吗?》,比如官僚体系反应的滞后性《危机到了最严重的时候,才是解决的最佳时机》,等等。


本文,我将采用一个新的视角“反身性”,谈一谈,为什么那些成就你的东西,都会带你走向反面。


2/5、泡沫在破裂之前,往往是更大的泡沫


“反身性理论”的起源于上个世纪20年代的社会学家威廉托马斯提出的“托马斯定理”,意思是说,如果你判断的情形跟你自己有关,那么你的判断会反过来“验证”这个事实。


这个现象很常见:


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如果生活在一个暴力的环境当中,那么他认为暴力能够解决问题的手段,一旦他使用过多的暴力之后,往往以后只能适应充满暴力的生存环境。这就是“环境改变认知,认知又改变环境”的教育的反身性。


如果银行觉得一个企业有问题,从而逼迫企业还贷款,那么企业会因为生产被打断,而真的出现问题;如果有谣言说银行要倒闭,居民纷纷去取存款,那么银行真的会因为居民的挤兑而倒闭,这就是现代金融放大危机的反身性。


一个国家的政府认为邻国对自己有敌意,开始备战,这种情景,邻国觉得对方有战争的意思,也开始备战。如果没有很好的沟通,真的可能引发战争。这就是国际关系的反身性,又叫“自证预言”。所谓“修昔底德陷阱”就是这种反身性的例子。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信则有,不信则无。越相信一件事,这件事就越容易发生,这也是一种反身性。


反身性的社会学理论,被人们熟悉,却是因为大名鼎鼎的投资大师索罗斯对金融泡沫的解释:


市场中有一些人相信未来价格会上升,从而大量买进;大量的买进导致价格真的涨上去,又让更多的人买进,使价格进一步暴涨,从而出现“泡沫”。“泡沫”刚刚出现时,往往意味着价格还会涨,因为不断上涨的价格让几乎所有人相信未来还会上涨,从而引发更大的泡沫,直到所有人都身处这个“击鼓传花”的游戏中,再也没有“新韭菜”加入,价格才会到顶,泡沫才会破裂。


之所以说这是一个“反身性现象”,因为其中很多“聪明的投资者”,在泡沫刚刚出现时,是很冷静的,但当他们预言中的“泡沫破灭”并没有来临,反而引发了更大的泡沫时,他们开始怀疑自己的想法,开始用一些逻辑来证明“这次跟以前不一样,这并不是什么泡沫”,说服自己重新投身于这个“巨大的假象”中。


比如说,有多少人相信中国的房价只涨不会跌,因为中国例外?


牛顿就是“聪明的投资者”之一,他在参与“南海泡沫”的投机炒作时,本来已觉察到危机气息的,获利退出市场。但后来发现股价并没有反转,而是继续上涨,身边的朋友都赚翻了,于是推翻了此前的判断,再度进场,结果整整亏掉了10年的薪水,留下了唯一一句与科学无关的名言:


我能计算天体的轨迹,却无法预测人性的疯狂。



那么,“反身性”跟这些大企业的危机有什么关系呢?


3/5、公司文化的泡沫化


大企业的员工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觉得企业的某些做法并不正确,但是现实是,企业的业绩很好,企业文化也很振奋人心,企业在媒体上被追捧,最重要的是每个人的收入都很高,一切都在质疑着你的质疑。


为什么这也跟“反身性”有关呢?因为职业性要求我们把“个人想法”和“职务行为”分开,自己的做法符合公司的某些要求,而非出自内心真实想法。当结果证明了我们的做法是对的,我们的想法是错误的时候,我们就会说服自己,也许我们想错了,也许事情不会这么糟糕。


事实上你的想法并不奇怪,如果你与同事私下交流,你会发现很多人都是这么想的,跟你一样,也经历着“自我怀疑”。


到最后,所有人都觉得有问题,但都被集体利益裹挟着被动前进。质疑仍然在我们的潜意识当中,只是越来越难以付诸行动。


我称之为“公司文化的泡沫化”。


索罗斯的“反身性理论”得益于他的导师,哲学大师卡尔﹒波普的可证伪理论,这个理论认为科学不能被证实,只能被证伪。索罗斯的思想当中有一个对科学主义的反思:看上去正确的事情,常常会走向极端,从而变成错误。


所以,伟大的企业都会走向它的反面,一群聪明的人的合力最终会毁掉自己。索罗斯对于任何繁荣都持有警惕性,对任何趋势都有负面的思考,对任何强大的东西都在研究它的脆弱面。


“反身性”是如此之深入人性,结果,当我们因为索罗斯而关注“反身性理论”时,本身也是受了反身性的影响。


我们观察一下这个命题:“索罗斯是一个成功的投资大师,索罗斯提出了反身性的哲学理念,所以我们觉得这个投资哲学是他成功的原因。”


但反身性的哲学理念真的是索罗斯投资成功的原因吗? 


前一阵子,还有人把索罗斯在亚洲金融危机时,做空港币失败的经历拿出来说事儿。其实,这件事恰恰证明了索罗斯成功的最大原因——一击不中,全身而退,绝对不拿鸡蛋碰石头。


曾经赚的比索罗斯多的人,太多了,可大部分人都没有保住胜利的果实,投资这个行业,比得不仅仅是谁赚的多,还要看谁亏得少。


从这个案例看,索罗斯的成功,首先得益于他的投资人的专业素养,也有相当运气成份。至于他的“反身性”哲学,并不关键。


所以索罗斯劝大家:“凡是读过我的书的人,绝对赚不到钱”,当你试图从反身性的原理中找“投资秘籍”时,你就已经置身反身性的陷阱之中。



可问题在于,任何客观世界都要经过主观的投射,我们如何判断我们看到的结果,是真实的世界,还是“反身性”造成的美好的假象呢?


4/5、常识与共识


有一部很有意思的电影叫《盗梦空间》,用进入别人梦境的方式来盗取别人脑中的信息,但盗梦人有一件很重要的事,一定要分清自己处于现实还是梦境中,否则自己反而有迷失的危险。


中国也有一句话叫,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玩。其实这也是一个反身性的问题——你不能凭身边事物的真实性去判断是梦境还是现实。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电影里男主角随身带着一个旋转的陀螺,在现实空间里,它转着转着就会倒下,如果一直不倒,就是梦境——多么绝妙的隐喻,大部分企业家都以为自己的企业永远不会倒闭。


真实世界里有没有判断“反身性”的陀螺呢?


水不能变油,这是生活中的常识,能量守恒定律,这是通过科学论证的常识,所以有人说自己发明了“水变油”,你当然不会相信。但如果他通过造假在权威杂志上发了论文,又通过媒体大力宣传,你说不定就信了,因为后者创造了一个“共识”的环境。


这就是哲学中的两个概念:常识与共识。生活中大部分事情都是可以用常识判断的,而在常识无法判断的情况下,共识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一些陷入两难境地的法律问题,决策问题。


可共识很容易产生“反身性”,人很容易根据别人的态度决定自己的意见,经过多次“反身”之后,反而会让你忘记常识——骗局的手段,本质上都是用“伪造的共识”来蒙蔽你的常识。


企业高度集权的架构,同样很容易让共识(企业文化)超过常识(人性)。


所有人一开始都是相信常识的,所以最初人们还能发现现实与常识的某些背离,但由于职业性的要求,加之对于利益的追逐,又使得现实进一步与常识发生背离,这种背离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形成“反身性”,让所有的参与者产生了一个共识——一个违背常识的故事。


当这些共识越来越偏离常识的时候,一部分人认为这才是常识,而另一部分人采用“实用主义”的态度,认为“这个世界哪有什么常识”;此外还很多奇奇怪怪的心理活动,比如心理学上有一个“自我服务偏见”的理论:人常常毫无根据地认为自己是个例外——


99%的人无法超越产业趋势,但我就是那1%


这是一个奇迹,但我们正在创造奇迹


……


很多成功企业最喜欢做一件事,创造一个理论来解释自己的成功,然后扩大化,用来解释所有的问题,最后让自己陷入“反身性”,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最糟糕的是,很多理论,企业领导人原本是不信的,只是为了统一员工的认识。可不幸的是,人总是虚荣的,到最后,自己编的故事,反而自己是最深信不疑的那个人。


世界最昂贵的投资就是“我是一个例外”,常识就是常识,常识是经过时间考验的东西,最终的结果一定是“共识崩溃,回归常识”,人们开始思考自己为何当初如此不理智。


所以,越是成功的人,越是要随身带着这个判断共识与常识背离度的“陀螺”,检测一下自己是否正身处梦境。这就引发了文章的最后一个问题——当发现自己已身处“梦境”时,如何才能跳出来呢?



5/5、走出梦境


在《盗梦空间》中,梦中的人无法自己摆脱梦境,终极办法就是“自杀”。


电影的这个设定是很有道理的,梦中的人怎么可能有办法终结这个梦呢?同样,凭借理性的思考也无法摆脱反身性的困境,因为当你思考自己所处的环境的时候,你不知道这个想法,是环境让你这样想的,还是事实如此。


所以米兰昆德拉一声哀叹: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事实上,当企业陷入反身性的困境时,同样很难摆脱。因为企业是一群“乌合之众”,每个人都在集体利益的名义下被裹挟着前进,残存的理性之人被扫地出门。


企业领导者即便发现不妙,面对复杂的既得利益关系,也无从下手。


有人喜欢说,凡事打不败你的都会让你更强大,其实,凡事让你更强大的,最后都会打败你,无论多么伟大的企业,总会从辉煌走向衰落。而唯一的生机,反而是企业已病入膏肓,大部分既得利益者都跳离这艘要沉的船时,没有了利益,领导者也就无所顾忌了。能够活下来的百年大企业,大多经历过这样的“绝地求生时刻”。 


写《与索罗斯一起走过的日子》的作者,讲过索罗斯的一个故事:索罗斯的邻居也是一位富豪,后来破产自杀了,自杀的前一天晚上,邻居跟他聊了一宿。第二天,索罗斯把这件事告诉作者,作者很吃惊地问,难道你没有劝他?


索罗斯的回答是:他自己的事,得他自己了断。


中国有句哲语: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还有一句俗话:死了张屠夫,难道就没肉吃了?


人是基因的容器,企业是商品的载体,都不是价值本身,再伟大的企业,也逃不过人类文明史匆匆过客的命运。


共识潮来潮去,唯有常识永存。



首发于“人神共奋(ID:tongyipaocha)”微信公众号,每周一篇原创,颠覆你对职场的看法。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