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从中国,来到日本
2022-05-06 10:53

茶从中国,来到日本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览扶桑 (ID:sjcff2016),作者:桑田忠亲,题图来自:《日日是好日》剧照


茶这个东西,在中国最早是在寺院里兴起的,是出于给佛祖供奉茶水这种需要而出现的。此后,随着佛教一道渐渐往东传播,最后传到了日本。在这之间,日本俗世间开始流行一种称作斗茶的游戏。这种斗茶的游戏也是先在中国的宋代盛行,之后传到日本,可能是在镰仓时代的末期,最迟是在南北朝的初期。


当时称作茶室的地方,似乎都是中国式的茶室。他们也都被称作吃茶的亭阁。说起吃茶,让人联想到“吃茶店”,有一种特别新鲜的感觉。茶室是二层结构的建筑,楼下为客殿,是客人等待的地方,就是现在所说的候客室。而楼上就被称作台阁。一般来说在客殿等待的客人,等准备工作一结束,就会被邀请到二楼,在台阁上进行斗茶。这种二层建筑的茶楼就是中国式的茶室。


现在,那样的茶楼已经毫无留存,不过,在《饮茶往来》里,就记录了当时的情形。位于京都东山的银阁寺,就是二层建筑,我估计所谓茶室可能就是那样的建筑物。虽然银阁的一部分建筑是不是吃茶的亭阁那样的地方,还是个疑问,但大体上让人觉得南北朝时期的茶室就是那种感觉的建筑物。因此,我不清楚吃茶的亭阁是不是可以称作台阁装饰,毫无疑问工具的装饰方法肯定是存在的。


至于斗茶,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样,是一种比拼饮茶的游戏,即通过饮茶,猜出是正宗的茶还是不正宗的茶。当时所说的正宗的茶,是京都的梅尾茶。在梅尾最为盛行的时代,宇治等地还不是正宗的茶乡。宇治茶成为正宗的茶,一般认为应该是在战国时代。这些正宗产地的茶,就叫“本茶”。不是正宗产地的茶则叫“非茶”。斗茶就是通过饮茶的方式来区分出它们的不同。另外,还有猜测沏茶用的水的品质。


通过这样的比拼,胜者即猜中的点数多的一方,可以得到奖品。在这里,奖品成了赌物。这样的游戏就是斗茶,因为都是在吃茶亭阁的台阁进行的。于是,这种从大海对面传过来的中国式的斗茶会,就逐渐逐渐地日本化了。它们开始被称作茶合会。在茶道成立以后,又以茶俗仪式的形式保留了下来。


总之,随着斗茶的日本化,茶室也开始从吃茶亭阁的台阁转移到了会所。在会所举行的斗茶会,是已经日本化的斗茶会了。也就是说,在刚开始,一切都还是中国式的东西在流行,但是它们渐渐适从了日本的风土,变成了日本人所喜欢的东西了。在日本这种情况并不仅仅限于茶道,其他的艺术一般也都如此。


于是,茶室就变成了连歌会所那样的建筑物。这些都是日本式朴素的建筑物。虽然人们还说那是茶会,那是斗茶会。


此后,又有了不起的建筑物形式从中国传了过来,这就是书院建筑。书院建筑大体上从南北朝时开始就成了贵族的外客房。而在能阿弥非常活跃的东山时代,将军家以及上流大名或者武士宅第的客房都变成了书院建筑形式。


这里所说的书院,是指禅宗和尚的书斋,也兼有起居间和客房,正面有壁橱,壁橱的侧面有双层柜。一旦建成了这种形式的客房,就可以开始在那里举行茶道了。没有那种书院式客房的下层人士暂且不说,足利将军等高官们,实际上也就在那样的地方举行起茶道来了。


然而,就在能阿弥等贴身侍役侍奉将军举行茶道仪式的时候,问题就出来了,在这样的书院式客房里怎样举行茶道才好呢?还有茶道的用具又该如何装饰呢?于是,能阿弥编写出了书院装饰的规定形式。


书院建筑内部


由于书院装饰的规定形式,太过繁琐,所以,我在这里就概略地叙述一下。总而言之,与吃茶亭阁的台阁装饰以及会所的装饰方法相比,由于存在着室内样式的不同,所以,差别大不一样。即使是壁橱,情况也不一样。说到书院建筑的客房,在现存的建筑中最为古老的是银阁寺的东求堂的同仁斋。它不过是个只有四叠半大小的小书斋。然而,义政就是在那里举行茶事的。


一般来说,日本式的小书院,也就四叠半,最多六叠左右。当然,也有中书院、大书院。但说到书院,其特点就是大客厅,壁橱特别大,称大壁橱。此外,双层柜也气派非凡。装饰这样的房屋,由于它的复杂性不是能用饮茶亭的楼台、会所那样的装饰方法体现出来的,所以人们就想出了非常严肃的装饰方法。


最早的书院装饰,据说是南北朝时期的佐佐木道誉设计的。道誉是近江的守护大名,是个了不起的茶艺大师,据说他第一个编写出书院装饰的规定格式,这个说法记载在《太平记》中。不过,真正完成了这种装饰方式的,似乎还应该是能阿弥。


因为书院的客厅都是大壁橱,所以,壁橱首先是要挂轴三幅对,也就是将三幅挂轴成对地挂在那里。而中壁橱应该是挂轴双幅对,也就是两幅挂轴成对挂在那里。挂轴一般都是装裱完好的,内容多是唐绘,即中国的绘画。如果是三幅对的场合,它的前面还要放置一种叫“三具足”的东西。说起“具足”,似乎是铠甲一般的东西似的,其实不然,它就是一种宗教性的器物。因为有脚,所以叫“具足”。三个齐全的话就成为一套,所以叫三具足。人们通常把铠甲叫做“具足”,但那只是语言上的模仿。


因此,要说三道具,正如大家都知道的那样,是指香炉、花瓶和烛台三件套。香炉用来焚香,花瓶用来插花,这个插花,是指放置花,不是通常意义上的鲜花插花。还有,烛台用来燃烛。这一系列做法大体上引用了佛像装饰的手法。


此外,还有双层柜,双层柜上层架子上放置香盒(练香的容器)、茶桶、天目茶碗、还有开水瓶,即装有滚烫开水的暖水瓶。在现今的茶道中,已经不太使用这些东西了,像装有滚烫开水的瓶子,是在茶具还没有递给客人之前使用的。


当时沏茶的方法,在今天来讲,就是聚众茶会上的预先沏茶似的简单方法。是左手拿着水瓶,右手拿着茶碗,然后一面对着茶碗里的抹茶冲开水,一面用茶刷搅拌的简单的沏茶方法。在这种场合使用的装有开水的瓶子就称作开水瓶。在斗茶会上就是使用这些东西。它们原本是在禅宗寺院里使用的。但是,茶道成立后,就不使用开水瓶了。


不过在当时这些物品都是放在双层柜的上层的。双层柜的下层则放食物盒。食物盒是一种放置食物的菜篮子形状的漆器。另外还有盆石,是用来装点这些东西的。


在书院建筑中,还有一种称作书院窗的窗户,窗户下放有书桌。书桌上放有砚台盒、镇纸等其他文房用具,起装饰作用。因为所谓书院,原来就是禅宗和尚用来学习的房间。文房四宝等物什作为装饰用物品是非常需要的。又因为它原本既是禅宗和尚的起居间,也是会客间,所以要有非常清洁的氛围,让人有一种洁净素雅的感觉。


与之相比较,不管是以前的会所装饰,还是更以前的饮茶亭阁的台阁装饰,都让人感到杂乱且低俗。特别是饮茶亭阁的装饰方法,完全是中国式的趣味,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式的装饰只要把一些珍奇的东西哪怕是杂乱地排放在一起就可以。


例如,画轴的装裱就是这样的,只要用讲究漂亮的材料,依靠一些镶金织锦、缎子还有金饰丝绢等,有漂亮的装裱就可以了。可日本人不同,还是要问一问,光这样随便杂乱地弄一弄就行了吗?就是说,不是把好东西摆在一起就可以了,还要讲究它们的和谐,或者说是协调。以挂轴为例,还要考虑中间的图画和文字和装裱之间的总体和谐。


如果说这点是日本人了不起的地方的话,听起来似乎是只有日本人了不起似的,其实,这是来自于日本的自然和风土,当然,也有和歌的影响。


此外,还有天目茶碗。它是一种有基座的茶碗。是在进行高规格茶会招待贵人即用所谓的“贵人点”或者“竹架点”茶道时使用的茶碗。天目茶碗放在涂漆台子上面,作为献茶用的茶碗特别有名,根据传说,它是在中国浙江省天目山山麓烧制而成的,在天目山山麓的禅宗寺院第一次被发现,有人把它带到了日本,故而有天目茶碗之名,简称天目。


尾张藩德川家传承的“灰被天目”、加贺藩前田家传承的“梅花天目”和五岛美术馆收藏的“树叶天目”,都是人所共知的现存的实物。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览扶桑 (ID:sjcff2016),作者:桑田忠亲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