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说话时“叠甲”越来越厚,也越来越没用了?
2023-02-14 17:16

为什么我们说话时“叠甲”越来越厚,也越来越没用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知著网 (ID:covricuc),作者:阿列克谢,原文标题:《“叠甲”圣经:是交流的失败,也是缺乏共识的无奈》,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本人表达观点仅字面含义,非引战,非水军,非反串,仅为个人感想无任何衍生含义内容不代表任何其他团体个人,无任何隐喻,暗示,反串,碰瓷,蹭热度等想法......”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流汗黄豆表情开始占据各大平台评论区,用户发言的戾气也越来越重,以至于人们在表达意见时往往需要事先作出多重声明才能让交流进行下去。


(《叠 甲 圣 经》视频部分文案)


B站热门视频《叠 甲 圣 经》以佛经朗诵的形式列举了创作者可能受到的各种质疑与揣测,以一种高度抽象的方式展现了当代互联网的讨论环境。


当各式对立愈演愈烈,“乐子人”越来越多,一个理想的讨论环境离我们也越来越远了。本该由共识与理解组成的公共领域如今却只剩下了对立、流汗黄豆和绝大多数人的沉默。


我们目睹了交流的失败,更应该合理去规划它的未来。“叠甲”还能不能保证观点的顺利传达?我们又该向何处找寻互联网日常交流中的理性?


1. 叠甲的背后是交流的无奈


叠甲圣经,是一种无奈后的戏谑,但也充分说明了当下讨论环境的恶劣。


叠甲的实质,是希望对方不要以人废言,因为自己的身份而忽视自己的观点。这本该是一种常识,但在当下的很多讨论情境中,身份大于立场大于观点。


心理学的详尽可能性模型描述了人在处理陌生信息时所采取的两条路径。当一个人既有动机,又有能力处理这条陌生信息时,大脑会采用核心路径进行思考,反之则采用边缘路径。动机与能力,是一组缺一不可的必要条件。


(详尽可能性模型)


有能力没动机,自不必说,但光有动机,却没能力,则同样会导向边缘性路径的思考。


边缘性路径是一种简省而快捷的路径,当人们能够通过IP属地、性别乃至头像直接判定发言者的身份时,立场便不重要了。若是没办法获取身份,通过快速阅读提炼出发言者立场后,观点论证便也可以忽略。


所以一个IP属地为美国的用户在知乎地缘政治问题评论区只会收获“来电了”的嘲讽,女性用户在虎扑,男性用户在豆瓣讨论性别议题时也很难获得友善的回应。


(知乎关于IP属地的讨论)


因此人们若想传达自己的观点与论证,首先需要给自己叠上厚厚的甲。这样的言论环境自然谈不上让人感到舒适,但却是可以理解的。


首先,日常生活的压力已经让人喘不过气来,人们上网的目的便是为了获取情绪价值,没时间也没动力进行严肃认真的讨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保持沉默或是单纯当个“乐子人”。


其次,“有能力”是指发言者对于特定话题既有知识上的储备,同时还能用文字清楚明白地表达出来。前者已然不易,后者更是困难。因为想和写完全是两码事,知识储备与表达能力的不匹配常常会导致意料之外的争吵。


我们生活在一个文字越来越短,BGM越来越吵的时代。140字无法承载任何系统的思想,但我们却试图只读几句话就给一个素未谋面的人贴标签。


媒体断章取义的时候尚且要受到舆论的责难,但这样的事情却时时刻刻发生在互联网社区的每一个角落里。


(知乎关于“扣帽子”的讨论)


交流的脆弱性时常让我在表达意见时感到惶恐,叠甲在很大程度上也只是一种心理安慰罢了。


如果说动机加上能力能够开启一场健康的讨论,那么有动力却没能力,或者说错误地估计了能力会导致何种结果呢?


正如前文所说,在这样的语境下,身份大于立场大于观点,任何有价值的思考都会被劣化为由情绪与身份主导的对立。如果恰好这个话题能够激起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讨论动力,对立则会演变为一场“战争”。


战争不是理性与客观的座谈会,而是一定得分出敌我的修罗场。想通过“叠甲”模糊自己身份的发言者,往往只会遭遇阵双方集中火力的双重打击。


2. 符号与叙事的战争


大多数人采用边缘路径思考本来并非必然带来立场先行的对立,但人对自我和认同感的追求让“党同伐异”变成了一种充满愉悦感的行为。


人们参与站队不完全是因为缺乏“能力”的问题,而是站队的行为本身也会带来情绪价值。


大脑的特点决定了人类在面对令自己不快或感到威胁的事情时会优先调用杏仁核进行反应,这种反应是情绪性的,能在一瞬间使人感到热血上涌。而负责理性思考的前额叶皮层则能释放信号压抑住这种激情的冲动,让人冷静下来。


大自然的残酷迫使早期人类在面对危险时积极利用杏仁核进行情绪识别,但这种机制却让现代人类遇事容易“上头”。


当我们采用边缘路径进行思考时,大脑在第一时间所识别到的是一段话中蕴含的情绪,以及这种情绪的立场。这种“敌我识别”程序能最大程度帮大脑减少工作量,并快速做出应对的判断。


如果与自己原本的立场一致,则激情支持,原有立场被再一次加强;如果与自己原本立场相悖,则坚决反对,并在改变立场与扭曲事实间选择后者。


(证实偏见)


上述过程所描述的只是一种极端“上头”的思考路径,并不是所有的讨论参与者都会放任情绪主宰自己。


但边缘路径的思考模式注定了冷静下来的人们依旧会制造大规模的对立,这种对立甚至比一时“上头”的情绪化输出拥有更大的破坏性。


即使在没有接触异质性言论的情况下,人们也会倾向于从认同自己的群体中获取情绪价值,当个体的“小我”融入到群体的“大我”之中时,这种情绪上的愉悦感甚至会上升为一种崇高的使命感,推动群体成员从共享同一种身份转变为共享同一种叙事。


当群体外的讨论者被这套叙事扣上“饭圈”“男/女拳”“50万”的帽子之后,群体的凝聚力也变得更强了。


就目前而言,能够就事论事的讨论基本仅限于参与门槛较高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话题,即大部分人既没动力也没能力参与的话题。


绝大部分互联网讨论的主导模式都是各类宏大叙事的互相倾轧,支持者与反对者以地域、性别、阶层等身份划分为边界清晰的阵营。


这样的划分不是一时“上头”的结果,而是为自己所属身份争取符号权力的最优解能与一种“叙事”相抗衡的只有另一种“叙事”,当“男性主义叙事”在应对“女性主义叙事”力有不逮时,便只好搬出“阶层”的叙事加以应对。


此处举例并非是对上述三种叙事有什么特别的意见,只是想说明在现行讨论规则下,“理中客”已经沦为一个贬义词,它过于温和了,以至于无法团结任何人。


这既是“叠甲圣经”诞生的环境,也是它必然无用的原因。


3. 共识,是交流的开始


叠甲的本意是希望进行就事论事的讨论,避免各类叙事遮蔽话题的焦点,但再厚的甲也不能构成360度无死角的防护,且有相当一部分网友已经跨过了利用叙事进行攻击的阶段,大步踏入后现代解构主义阶段了。


人们或许不理解“抽象”或是“乐子人”的含义,但一定在各路评论区见到过类似“他急了”“典”“绷”的表达。


如果说利用各类叙事扣帽子的行为是一种寻找身份认同的游戏,尚且还相信立场的作用,那么“乐子人”们则完全放弃了任何建构的努力,拒绝一切共识与理解。


他们并不遵循一般讨论的规则,而是用流汗黄豆瓦解掉对方进行建构的意志,然后留下一句“他急了他急了”便扬长而去。“乐子人”无意赢得任何讨论的胜利,他们只想让对手破防。


这是否可以称得上是一种讨论上的犬儒主义?


“乐子人”的解构或许并不是真的解构,他们拒绝建构,只是因为对于现实建构感到不满。出于种种原因,他们在与现实中符号权力对垒时输得一败涂地,于是只好摆出玩世不恭的态度。


“乐子人”解构一切,嘲笑一切,说明他们什么都不在乎吗?他们当然有很在乎的东西,只是无能为力。


既没有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的胜利,又没有任何政治正确加持的“乐子人”们,抬眼四顾,怨念遂生:犬儒就犬儒吧,只要不开口,就永远不会输。


(电影《小丑》)


扣帽子的人不会输,“乐子人”也不会输,只有认真叠甲想好好说话的人一输再输。“叠最厚的甲,挨最毒的打”已经不是一个段子,而是劣币驱逐良币的现实演绎。


想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的确是一种奢望,汉娜·阿伦特所提出的用“思考”来抵御“平庸之恶”的路径也过于艰深。


但完成一次讨论所要求的理性和智慧并没有人们所想象的那么高,我们需要的或许仅仅是一些大部分人都理解并赞同的基础共识。


简单举例来说,这种最基本的共识包括“我们应当承认并积极去改善社会上的不平等状况”,也包括“不要一棍子打倒所有人”,又比如“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


这些不需要高深智慧的默会经验是构造更大社会共识的基础,即使人人都用边缘路径进行思考,基本共识也可以保证讨论不会演变为恶性的争吵。


在此之外,我们还应当警惕群体带来的情绪价值,破坏快感与多巴胺的分泌会极大地压抑内心的罪恶感,从而瓦解上文提到的诸多基本共识。


互联网是现实世界的映射,复现的同时还加重了丑恶。这里有扣帽子的人,也有“乐子人”,但更多的是沉默的人。


我们和所有人一样,一半是同谋,一半是受害者。一个理想的讨论环境,需要沉默的人们用共情与共识去构建。


叠甲不是因为怕疼所以全点了防御,是想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知著网 (ID:covricuc),作者:阿列克谢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